本書通過宏觀研究和理論研究,確立認識極端主義的理論框架,厘清和界定極端主義的性質和特征,進而形成對極端主義的基本認識;通過案例研究和實證研究,認識不同地區(qū)極端主義的差異性和多樣性;通過對主要國家針對特定組織、特定群體采取的去極端化措施進行深入案例研究,總結世界主要國家防控極端主義和去極端化的經驗教訓,為中國防控極端主義
本套書共四冊,包括:張中三書、天方正學、劉介外書、經學系傳譜。
該書稿是作者在其博士論文基礎上增補而成。馬良駿(1867-1957)字善堂,甘肅清水縣人,近代中國伊斯蘭教史上著名經師和學者。20世紀中國社會轉型,馬良駿擔當起了宗教學者的文化使命,在經學思想建設、宗教和睦、教派團結、國家和平統(tǒng)一、文化教育和社會進步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其一生著述三十余部,內容涉及阿拉伯文語法、修辭學
《古蘭經》是伊斯蘭教的根本經典,由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門人集先知之言編成。共30卷,114章,6200余節(jié);分“麥加篇章”和“麥地那篇章”兩部分!豆盘m經》在穆斯林的宗教與世俗生活中具有極其重要地位。本書是《古蘭經》的中阿對照本,由馬堅先生翻譯。馬堅先生是我國伊斯蘭哲學史家,阿拉伯語學者,對發(fā)展伊斯蘭教的學術研究,作
本書稿是作者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的博士論文的基礎上增訂而成。書稿以中國內地伊斯蘭教經學思想和經學教育為切入點,對伊斯蘭教傳入中國后與中國社會的互動和發(fā)展進行了歷史的回顧,并就伊斯蘭教經學思想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會通進行了經學義理上的分析,以此對中國伊斯蘭教的本土化進行探索和研究。該書稿的出版對當今伊斯蘭教堅持中國化方向、構
本書分上下兩編,上編系伊斯蘭經濟思想沿革,下編系臥格夫研究。 伊斯蘭經濟思想系伊斯蘭教關于社會經濟理論與觀點的統(tǒng)稱,其淵源包括《古蘭經》、圣訓、早期阿拉伯哈里發(fā)國家的歷史經驗和伊斯蘭學者著作中有關經濟理念的表述等,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伊斯蘭經濟制度,包括財產制度、商事制度、金融制度、稅收制度、遺產繼承制度、臥格夫制度等。
本書被認為是介紹伊斯蘭蘇菲的權威作品之一,是一份具有重要歷史和學術價值的早期蘇菲文獻,在蘇菲學領域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作者忠實記載了伊斯蘭蘇菲歷史上早期正統(tǒng)蘇菲大師的言論,并做出中肯、客觀的點評。其溫和與穩(wěn)健的蘇菲思想由此得以充分體現(xiàn),本書也因此被認為是蘇菲著述中最客觀、最公正、最有價值的著作。本書對蘇菲重要術語以及“
本“臥爾茲演講集”參照了中國伊斯蘭教協(xié)會、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伊協(xié)、湖北省伊協(xié)和云南省伊協(xié)等省市區(qū)伊協(xié)編纂出版的新編臥爾茲文集和《穆罕默德傳》《正統(tǒng)哈里發(fā)傳》《世界伊斯蘭發(fā)展史綱要》《中國伊斯蘭教百科全書》等書中的相關內容,貴州省委統(tǒng)戰(zhàn)部領導對本文集的編纂出版給高度重視,審讀全稿并提供了資金保障。本"臥爾茲集”的章節(jié)體例編為
伊斯蘭教權威教義學家、哲學家、法學家安薩里(公元10581111/伊歷450-505),全名艾布·哈米德·穆罕默德·伊本·穆罕默德·圖西·安薩里,生于波斯呼羅珊的圖斯,自幼學習伊斯蘭教知識,在家鄉(xiāng)師從艾哈邁德·本&mi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