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國內外首次詳細記述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至1949年10月1日間思想和生平業(yè)績的編年體著作,1993年首次出版,今年為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進行了修訂和補充,再次出版。這部年譜記述了一代偉人毛澤東1893至1949年的生平、經歷和實踐活動,反映了他對中國革命的豐功偉績,特別是多側面多角度地體現(xiàn)了他的科學
鄧小平曾經自述:我是個軍人,我真正的專業(yè)是打仗。本書以紀實的寫法,書寫了鄧小平從1929年擔任紅七軍政治委員至1989年辭去中央軍委主席長達60年波瀾壯闊的軍事生涯,重點展示了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和國防建設的思想和實踐,這對于紀念建軍90周年,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軍隊改革和深化國防建設的思想和實踐都有著較大意義。
鄧小平與陳云的世紀歷程
這是一部理解思想的橋梁書,本書從修身立志、文治武功、戰(zhàn)略決策、用人藝術、文學情懷等十二個方面,分析為什么能帶領中國人民締造新中國?如何縱橫捭闔、謀劃世界格局500年的?如何看待人生的?如何做統(tǒng)戰(zhàn)工作、外交工作?為什么能影響中國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為什么能成為當代中國偉大的成功者。
本書前半部分從1937年日本政府公報登載的一幅錯誤的“毛澤東”照片入手,追尋外界逐漸認識中國革命領袖的歷史過程,以及其間所發(fā)生的誤解、巧合與蓄意隱瞞。后半部分則致力于復原《紅星照耀中國》的誕生過程與版本流變,詳細梳理了它在中國、蘇聯(lián)、日本等地的歷史命運,澄清了后世對于這一名著的諸多誤解與不實指控。 作者掌握了極為豐富的
本書以毛澤東的“形象”為落墨重點,收錄了毛澤東的生平軼事,旨在反映偉人一生的智慧、交往、機謀、性格、學問、語言、人格、習慣和博大。
習近平《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莊嚴宣告了脫貧攻堅戰(zhàn)取得全面勝利,充分肯定了脫貧攻堅取得的偉大成績,深刻總結了脫貧攻堅的光輝歷程和寶貴經驗,深刻闡述了偉大脫貧攻堅精神,對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提出了明確要求。這篇重要講話英文單行本的出版發(fā)行,對于國內外讀者深入了解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
的一生與他所從事的偉大革命事業(yè)緊密相連。從的談話和寫作藝術中,可以折射出所從事的偉大的革命事業(yè)的光輝歷程。說與寫的語言藝術是很有魅力的,不僅在當時影響巨大,就是到今天,其影響也是不可低估的。畢竟是一位農民的兒子,一位從人民中走出來的偉大領袖,他所說所寫的,都是雅俗共賞的,都是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語言藝術的主要的特點
列寧,蘇聯(lián)的創(chuàng)立者與20世紀很具影響力的共產主義運動的實踐者和發(fā)起人,他是如何改變自己,如何改變世界,如何改變人類的精神歷史的?本書作者研究了大量文獻,訪問了俄羅斯多家圖書館和攝影室,用大量珍貴和國內稀見的照片和圖片,結構出這部編年體與列傳體混合的畫像傳記,引領讀者在歷史和當下兩個時空里穿梭。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提出了一系列的治國理政的新思想,多次強調“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干”?怎樣才能做到“實干”?可能對于有些領導干部來說并不是完全清楚;蛟S正是有鑒于此,2016年,習近平同志要求重溫《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今天的領導干部,仍然在毛澤東參加創(chuàng)立的共產黨組織中擔負領導責任,仍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