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國際執(zhí)行委員會第七次擴大全會于192年11月22日召開。全會及及其各工作委員會的工作繼續(xù)進行到1926年12月16日。出席全會的各國共產黨代表共191人,其中有表決權的代表100人,有發(fā)言權的代表91人。全會討論并解決了國際政治和國際工人運動中的一些最重要的問題,對世界資本主義狀況作了全面評價并進而提出各國共產黨最
本卷收錄的內容包括三個部分:(1)國際次代表大會,包括總委員會于1867年在《國際信使》上發(fā)表的《國際工人協(xié)會日內瓦代表大會報告》,參加大會的記者卡爾德撰寫、由日內瓦迪科曼和厄廷格出版社于1866年于出版的《1866年9月3—8日在日內瓦舉行的國際工人協(xié)會工人代表大會》以及馬克思、恩格斯關于國際日內瓦代表大會的通信;(
第二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于1907年8月18—24日在德國斯圖加特音樂廳舉行。出席大會的有24個國家的社會主義政黨和組織的884名代表。列寧作為俄國代表團中社會民主黨布爾什維克分部的代表出席了這次大會,這是他首次參加第二國際的代表大會。本卷收錄的內容包括三個部分:(1)代表大會的籌備工作、議事日程、邀請書、通告和信函;(
160多年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走過了跌宕起伏的歷程,積淀了豐富而又寶貴的經(jīng)驗教訓。今天,站在21世紀初所能達到的認識高度,理性地、科學地審視、研究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進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認真分析和總結160多年來正反兩方面的經(jīng)驗教訓,在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xiàn)實緊密結合的基礎上,探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fā)生、發(fā)展的機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文獻》第48卷,主要內容包括共產國際第六次代表大會的會議記錄、大會提綱、決議、號召書等。第六次代表大會上通過的《共產國際綱領》和《共產國際章程》,有著重要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綱領總結了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經(jīng)驗,指出資本主義制度一定要崩潰和共產主義一定要勝利的必然性,肯定在資本主義發(fā)展不平衡的條件下社會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史文獻第47卷》,主要收錄共產國際第六次代表大會第29—38次會議的有關文獻,根據(jù)《共產國際六次代表大會速記記錄》(第1分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國家的革命運動)莫斯科—列寧格勒國家出版社1929年版譯出。具體內容是參加會議的各國黨代表所作的關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國家革命運動的報告、補充報告及討論問題,系
共產國際第六次代表大會于1928年7月17日—9月1日在莫斯科舉行。出席大會的有57個黨和9個組織的532名代表。中國有周恩來、向忠發(fā)、李立三、蔡和森、瞿秋白、蘇兆征、張國燾等出席大會。大會通過了《共產國際綱領》和《共產國際章程》。共產國際第六次代表大會文獻,根據(jù)共產國際第六次代表大會速記記錄譯出,1929年蘇聯(lián)國家出
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文獻(1),是根據(jù)蘇聯(lián)國家出版社于1925年出版的《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會議速記記錄》譯出的。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于1924年6月17日—7月8日在莫斯科舉行。參加大會的有49個國家的60個政黨和組織的510名代表。中國李大釗、王荷波、彭述之、劉清揚等出席會議。這次大會是在資本主義擺脫戰(zhàn)后危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史文獻》是一套國家編撰的大型文獻,其編纂工作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主要收編共產主義者同盟、一國際、第二國際、第三國際、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這五個國際組織已發(fā)表的全部文獻檔案,包括歷次代表大會、代表會議和其他重要會議的記錄、決議和有關文件,真實呈現(xiàn)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程。戴隆斌主編的《中央編譯局
《中央編譯局文庫: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史文獻(42)》的內容主要包括:共產國際執(zhí)行委員會第六次擴大全會第十四次會議至第二十次會議記錄、共產國際執(zhí)行委員會第六次擴大全會的提綱和決議。 《中央編譯局文庫: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史文獻(42)》依據(jù)中央編譯局編譯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著作的標準重新統(tǒng)一了人名、地名、組織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