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研究論叢(第一輯)》是浙江外國語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主辦的學術論叢的第一輯。本論叢聚焦拉美地區(qū)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問題,包括但不限于拉美政治生態(tài)、中拉經貿合作、中拉文明互鑒等主題。本輯涵蓋了十多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及業(yè)內人士的十三篇關于拉美研究的論文,作者包括浙江外國語學院的教師、國內外高校的專家學者、政府部門的研究人
破除偏見,去污名化,為女性憤怒正名之作。 女性憤怒常常受到排斥、遮蔽和壓制,憤怒的女性常被視為歇斯底里、“瘋女人”,但是,麗貝卡斷言,女性的公平之怒始終是推動社會變革與進步的強大力量之一。《好不憤怒》從憤怒的性別化談起,重新審視了主流文化對男性憤怒與女性憤怒的雙重標準,重新審視了2016年美國大選、MeToo運動以來
本書稿譯自拉丁美洲著名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瑪爾塔·阿內克爾的著作。原著簡要、系統(tǒng)地介紹了拉美左翼政府及社會運動反對新自由主義、探索建設社會主義方面的歷史、成就和相關理論。原著曾獲委內瑞拉“解放者批判思想獎”,出版該書的中文版對于中國讀者了解拉丁美洲的社會主義運動有積極的意義。書稿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拉美的進展;第二部分,我
富蘭克林德羅斯福,第32任美國總統(tǒng),美國建國以來偉大的政治家之一,美國歷史上四次當選、任期超過八年的總統(tǒng)。羅斯福自1933年至1945年當政,前6年實施新政,緩和了國內的矛盾,后6年執(zhí)行了反法西斯侵略擴張的外交政策,為奪取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勝利直到了重要作用,為戰(zhàn)后美國成為超級大國奠定了強大的基礎。美國官方于1938年出
歷經10年反恐戰(zhàn)爭消耗和金融危機打擊后,美國出現嚴重戰(zhàn)略透支。大國的復興態(tài)勢,又使美國戰(zhàn)略焦慮激增。此消彼長下,美國從現實困境出發(fā),再次祭出抵消戰(zhàn)略,企圖重新定義未來戰(zhàn)爭規(guī)則,持攝戰(zhàn)略優(yōu)勢。本書探討了美國三次抵消戰(zhàn)略的歷史脈絡與內在慣性,重點解析了第三次抵消戰(zhàn)略以非對稱為主的屬性特征及以智能作戰(zhàn)網絡為核心的解決作戰(zhàn)困局
人們所面臨的許多個人問題實際上是社會問題!吧鐣䥺栴}”長久以來都是社會學家關注和探索的重要議題。《社會問題(第5版)》從社會學的視角出發(fā),帶領讀者了解貧困與財富、種族問題、性別問題、老齡化、犯罪、家庭、教育、城市生活等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系的方方面面。作者基于美國的社會現實給出了豐富的科學數據和真實案例,追溯了問題的起源并
《2021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組織相關專家編寫,內容真實、權威,邏輯清晰,條理分明,詳略得當。本書分為“操弄疫情防控付出慘痛代價”“固守暴力思維威脅生命安全”“玩弄虛假民主踐踏政治權利”“放縱種族歧視加劇社會不公”“背離人道主義制造移民危機”“濫用武力制裁侵犯他國人權”六大部分,揭露了在2021年新冠
丹尼爾·奧克倫特的《最后一杯:美國禁酒令的立與廢》是多年來研究美國禁酒令歷史的集大成之作,曾榮獲2011年美國歷史學會艾伯特·貝弗里奇獎。在本書寫作期間,美國公共廣播公司導演肯·伯恩斯和琳·諾威克就開始與作者合作,大量使用書中內容為素材,于2011年出品了三集紀錄片《禁酒令》。禁酒令時期可謂美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的一個
人文主義曾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整合了西方社會,但自20世紀60年代起,身份認同政治開始崛起,對人文主義發(fā)起挑戰(zhàn)。哥倫比亞大學思想史教授馬克·里拉在本書中反思了當下美國族群、性別等問題嚴峻,社會認同陷入分裂困境,批判其精英偽政治的實質,批判了受自由派教育的年輕人陷入狹隘排他的身份意識。里拉借此書呼吁年輕人重新
本書選取美國國務院與國防部的協調機制為研究對象,考察該機制的演變過程、整體架構、運作情況及效果,從而深化對協調機制運行機理的認識,提煉可資借鑒的一般經驗。書稿縱向以協調機制的歷史演變?yōu)橹骶,梳理該機制在不同階段的發(fā)展情況;橫向以研究協調機制的整體架構為導向,闡述該機制從上到下的機構設置、運作規(guī)則和運行程序,并考察其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