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讓“中國好書”獲獎的有經驗、有思考的編輯們現身說法,為教育機構提供更生動鮮活的案例解剖樣本,從話語體系的建設做起,打通產學研的梗阻。本書呈現的20個對話案例,本身就有一些書稿源于高校教育研究者或大學講座、教案。許多編輯并不缺乏學理素養(yǎng),在與作家、學者的交往中也自然浸潤著濃郁的學術氛圍,可以為編輯學的學科、學術、話語
本書以新媒體編輯和運營兩種崗位能力為核心,以培養(yǎng)符合市場需求的具有編輯能力及綜合性能力的新媒體運營人為目標,全書共10個單元,包括新媒體從業(yè)能力素養(yǎng)概覽、新媒體信息素養(yǎng)、新媒體文案認知、新媒體文案寫作思維養(yǎng)成、新媒體文案內容策劃、新媒體文案寫作技巧、微信公眾平臺運營、構建新媒體推文引流矩陣、新媒體攝影基礎、新媒體短視頻
本書為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20FXWB008)成果。該成果的核心研究問題是:應如何改革和優(yōu)化中國出版上市企業(yè)管理層的激勵約束機制,以促進中國出版上市企業(yè)在優(yōu)先實現出版社會效益的前提下,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協(xié)同提升。研究發(fā)現,要在優(yōu)先實現社會效益情況下促進“雙效”協(xié)同提升。首先,在激勵機制方面,要明確晉升依據,繼
《科技期刊編輯與傳播藝術》一書深入探討了科技期刊編輯領域的歷史演變、理念與責任、傳播藝術的應用以及團隊建設等關鍵主題。內容囊括了科技期刊編輯的方方面面,旨在為編輯人員、學術界從業(yè)者以及對科技期刊出版領域感興趣的讀者提供全面而深刻的視角。本書回顧了科技期刊編輯的演變歷程,從早期科技期刊編輯的特點到現代編輯的發(fā)展軌跡,勾勒
《年鑒論壇》系全國年鑒界探討年鑒學術理論、交流年鑒編纂經驗、溝通活動信息的出版物!赌觇b論壇(第十一輯)》收錄了中國版協(xié)年鑒工委第四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工作報告。報告記述中國版協(xié)年鑒工委五年來業(yè)務培訓、學術研討、質量評比等方面工作取得的成效,對以后年鑒工委工作進行了謀劃。本期年鑒論壇設置鑒壇培訓報告、年鑒數字化建設、年鑒
本書一共13章,第1章論及本書作者與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淵源及對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發(fā)展的愿望。第2章和第3章論述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語域思想的發(fā)展脈絡。第4章從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語域的視角對編輯思維過程進行分析,提出兩個語域視角的編輯模式。第5章-第8章論述了期刊編輯在學術出版中的作用。第9章-第13章,以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為視角對高校學報
本書上承《江蘇古籍序跋與書評》,匯編2000年以來鳳凰出版社(原江蘇古籍出版社)員工書評、學術論文等44篇,大體分為行業(yè)洞察、書里書外、學林漫步等三個板塊,每類之中基本以文章發(fā)表時間先后為序。所收書評基本囊括了鳳凰(江蘇古籍)版各種重要圖書,不僅較全面地反映了鳳凰出版社在新世紀的主要出版成果,而且記錄下鳳凰出版人以飽滿
本書上承《江蘇古籍序跋與書評》,匯編2000年以來鳳凰(江蘇古籍)版圖書的專家書評文章44篇,大體按古籍整理、近代文獻、學術論著、普及讀物等門類編排,每類之中則以書評刊載時間先后為序。同部書書評則以先系后,歸于一起。所收書評基本囊括了鳳凰(江蘇古籍)版各種重要圖書,較全面地反映了鳳凰出版社在新世紀的主要出版成果和重要產
本書是一部圖錄題解,主要介紹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影響下的出版機構為應對反動當局查禁而秘密出版的偽裝本革命文獻,也介紹了少量清末民初革命黨人出版的偽裝本。全書分3章。第一章介紹偽裝本革命文獻的定義、類別、偽裝藝術、價值、保存現狀、學界研究情況等。第二章主要介紹國家圖書館藏100多種偽裝本革命文獻,考察版本
本書包含11位作者的20篇短文,收錄了全球14個國家18個城市的40家書店,涵蓋公共圖書館、露天書集、跳蚤市場、綜合類書店等各種類型,在實地考察的基礎上探究書店背后的歷史文化和地理環(huán)境,將書店一詞背后蘊含的人文力量展現出來,用文字為讀者構建出一幅步行全球書店的地圖畫卷。編者邀請分布在全球各個城市的華人介紹他/她所處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