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為人之道、為學之道、為政之道三部分組成,用“經典原文”“白話譯注”“故事鏈接”“現實思考”四步銜接的結構解讀《論語》。每部分開頭精心選取《論語》中的“經典原文”,并參考權威文獻做“白話譯注”,然后選取典型的古代或現當代相關主題思想的“故事鏈接”,做“現實思考”予以理論闡釋,可以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繼承并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
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弘揚和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總書記發(fā)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賦予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時代內涵,運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闡述問題,啟迪思維,為治國理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強大精神力量,有力彰顯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為此,大有書局和中華書局聯合推出中華名著導讀系列叢書。 諸子作品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基本典籍的重要組
本書從長達二十余萬字的原文中,摘選了上百條精辟深邃的哲言名句,并輔以諸多經典案例,以期對《呂氏春秋》進行深入解讀,為讀者呈現出了原作中有關養(yǎng)生、教育、軍事、修身、治國等諸多方面的人生智慧。
本書以小篆字體書寫儒家經典,書法精美,刻印俱佳,在書法、文字學、經學史以及內府刻書史等領域都有一定參考價值。除影印原文之外,還予以校釋,便于普通讀者對照釋讀篆文,增強了歷史文獻的可讀性。
本書為2018年出版之《論語研讀》一書的修訂本。作者在研讀潘重規(guī)《論語今注》后,加入了相關內容,此外也對全書內容做了增補和修訂。 本書是作者在2007年給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的博士生開設《論語研究》課的基礎上寫成的。 《論語》是中國歷史上影響的一部書,也是歷來研究得多的一部書。對《論語》的研究,可以從各個角度進行,但對《
本書三教會通之教,乃道德教化之教。作者在書中闡明了中華思想文化是由孔孟儒學為主導、與老莊道家相交輝、以儒道佛三教為核心構架,同時廣泛包納融會各民族各地區(qū)的特色文化和外來文化,向著不斷文明化豐富化的健康方向發(fā)展。正是這種獨特文化所蘊含的生生不息、博厚悠遠、明禮誠信、剛健中正、道法自然、毅勇勤儉、仁義通和的精神,中華民族才
這是一本詳細解讀《老子》思想的書。立足文本,逐句講解,深入淺出,娓娓道來。既有哲學的深度,又有通俗的表達,努力還原老子思想的本義,在本義的基礎上引申出老子思想的現代價值。老子的思想深奧難懂,本書把《老子》從一本天書變成人人可讀可親的哲理之書。
《中國古典學》由濟南市傳統(tǒng)文化研究會付資出版,濟南傳統(tǒng)文化研究會每年舉辦一次“經典詮釋學”學術研討會,依據大會提交的論文結集出版,擬每年出版一輯,至2013年起,目前已經連續(xù)舉辦兩年。本輯是根據2020年舉辦的“現代話語下《荀子》詮釋學學術研討會”提交的論文集中,優(yōu)選文章結輯出版。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在孔子去世后由他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輯錄而成,濃縮著中國幾千年文化的璀璨光芒,廣泛而深刻地影響著無數中國人的言行與思想。古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可見《論語》在我國歷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內容非常廣泛,記載了孔子關于政治、哲學、教育、倫理、文學、藝術和道德
本書對《論語》做了全方位深入淺出的譯解,書中廣泛吸收古今學人的研究成果,又融入作者多年研習《論語》的心得與體會,是一部理想的《論語》入門讀本。全書《論語》原文據清代阮元所刻《十三經注疏》本排印,經多次校核,力求準確無誤。譯文多采取直譯并盡量不改變原文詞序,每章之后有點評,直接點明章旨。每篇之后出賞析,就本篇涉及的主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