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發(fā)展報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組織編撰,對拉美地區(qū)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對外關系領域的年度新形勢做綜合性回顧與展望,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本年度報告是第19份報告!爸鲌蟾妗本C合考察了拉美地區(qū)2019年的經(jīng)濟、政治、社會、對外關系形勢,特別是探討了拉美經(jīng)濟低增長的表現(xiàn)、原因及折射到政治和社會
本書幾乎囊括了美國所有的社會問題,從微觀層面的個體性行為、貧窮和犯罪,到中觀層面的種族、媒體與科技,再到宏觀層面的環(huán)境污染、戰(zhàn)爭以及城市化與全球化。作者似乎試圖傾盡所有的“能耐”來向讀者展示當代美國所面臨的問題。全書特色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是采用問題導入的方式開始。在每章的開始,作者總會給讀者拋出三個問題,這種
美國如何變成一個消費的國度?美國消費激情背后隱藏著怎樣的歷史和動機? 誰有能力構想美好生活的愿景并使之盛行,誰就擁有具有決定性的力量。本書主要講述1880年至1930年美國消費主義文化形成的關鍵時期,旨在闡明這種文化的力量和吸引力,以及它給美國帶來的道德巨變。書中詳細地闡述了,在這種新的文化中,人與物的關系如何被重新界
20世紀90年代初,古巴社會主義因蘇東劇變陷入內(nèi)外交困。進入“和平時期特殊階段”后,古巴先后經(jīng)歷了危機管理、艱難復蘇、思想戰(zhàn)和模式更新等歷史階段。面對不斷變化的世情、國情和黨情,古巴共產(chǎn)黨始終堅守古巴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并試圖從模式更新的理論化與制度化入手,尋求古巴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新機遇與新階段。當前,古巴模式更新面臨著政
本書是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的年度基礎研究精品成果。全書力求從中國視角呈現(xiàn)2019年美國政治、經(jīng)濟、外交、安全及中美關系領域的發(fā)展與變化,幫助讀者準確把握美國年度大勢以及中美關系*新態(tài)勢。本書以年為單位形成系列,既是一份適合普通讀者需求的美國方向權威戰(zhàn)略評估與分析報告,也可作為有關方向研究者與學習者的案頭參考
當今的美國青少年,普遍拒絕“成年”(社會學定義的)——離開父母、離開學校、全職工作、經(jīng)濟獨立、結(jié)婚生育等;他們在精神上越來越貪圖安逸、隨波逐流、依賴虛擬網(wǎng)絡。作者作為大學前校長和三個孩子的父親,敏銳地意識到,美國的年輕一代正在面臨嚴重的成年危機。面對這一普遍存在的問題,本書中既沒有對這種現(xiàn)象的尖叫或怒吼,也沒有高談闊論
美國自1787年以憲法立國以來,被提交到國會的立法項目已有數(shù)十萬之多,而其中成為法律的就有近4000項。正是這些法律塑造了今日我們所見的美國,并定義了美國的本質(zhì)。那么,到底什么樣的法律能對美國社會和歷史產(chǎn)生了久遠而深刻的影響?如果國會在建國之初駁回了杰斐遜與拿破侖那個世紀性的路易斯安那土地交易案,歷史將發(fā)生什么改變?如
世界著名社會科學家查爾斯·蒂利在他那本令人大開眼界的書《為什么?》中,揭露了一些關于人們尋找借口和給出理由的驚人真相。如今,他帶著對人類關系之復雜性的更為深入的探索回來了,這一次他所檢視的是,當我們評功論過時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人人都評功論過,但其背后隱藏的動機卻鮮為人知。蒂利帶著他慣有的機鋒和令人驚嘆的洞察
本書圍繞“專家參政”這一主題,以美國進步主義運動(1900-1920年)的發(fā)展進程為背景,沿著美國高等教育的嬗變和政府政治的發(fā)展兩大線索,考察了大學學者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現(xiàn)代化轉(zhuǎn)型時期逐漸參與市政、州政和聯(lián)邦政府事務的歷史過程與趨勢。全書以中英文文獻資料以及對國內(nèi)外學者已有成果的批判性借鑒為基礎,采用整體性的宏
為什么美國人恨政治?他們恨大選被有錢人主宰;他們更恨虛假的政治辯論,越來越遠離選民的實際關切。1960年代以來,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被各自的矛盾所困,長期陷入對立的意識形態(tài)論戰(zhàn),無暇推動國家前行,"解決問題的政治"衰落了,民眾對政府日益失望。美國究竟應該向何處去?美國人面臨一次抉擇:要么重打舊仗,要么攜手前行。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