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民協“一帶一路民間文化探源工程”啟動,并陸續(xù)赴各地組織進行民間文化調研活動。民協將此次調研活動的成果匯集陸續(xù)出版。這是其中一冊。大灣區(qū)東部涵蓋了廣東沿海、海南島和粵港澳,北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西臨越南,與瓊州海峽和中國南海相連,被中越兩國陸地與中國海南島所環(huán)抱。其中的合浦、徐聞、廣州、番禺等海港,自古就是中
《中華民俗大典·北京卷》為《中華民俗大典》系列叢書之一種。根據叢書段寶林主編制定的框架結構和撰寫提綱,全書共十章,近90萬字,涉及北京地區(qū)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節(jié)日民俗、物質民俗、生產民俗、社團民俗、信仰民俗,等等。本書具有如下鮮明特色:一是在研究范圍上兼顧了整個北京市的城區(qū)和郊區(qū),反映的是真正意義上整個北京市的民俗
本書記錄廣東境內各民系、各民族的主要民俗事象。全書共分五編,首先按三大民系,即廣府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分為三編。其它民族,主要是世居廣東的瑤族、壯族、畬族、滿族、回族,以及水上居民,以及風俗習慣自成體系的鳳凰山民俗、雷州半島民俗、經濟特區(qū)新風俗等,合為一編。各編先概述,然后分物質生產,物質生活,歲時節(jié)日,社團組織
《中華民俗大典·廣西卷》,是商務印書館《中華民俗大典》叢書中的一部,是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項目。主編過偉、過竹。書稿的涉及的民俗內容豐富,資料價值很高,是一本質量比較好的民俗類參考工具書!吨腥A民俗大典·廣西卷》修改稿共有大約80萬字。篇章目錄結構按照社會存在結構類別調整為:一、物質民俗。二、節(jié)日民俗。三、禮儀民俗。四
《中華民俗大典·澳門卷》,主編胡國年,約95萬字,是一部澳門民俗集錦。該書首先概述澳門的地理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接著是主體部分,涵蓋歲時節(jié)令風俗、衣飾民俗、飲食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生產民俗、漁業(yè)和漁民習俗、社團民俗、禮儀民俗、信仰民俗、醫(yī)藥衛(wèi)生民俗、民間游藝民俗、博彩娛樂、民間文學、民間美術、澳門民俗民間文藝采錄和研
色鮮明,特別是勾藍瑤、扶靈瑤、清溪瑤、古調瑤等“四大民瑤”保留著豐厚博大的文化遺產!督浪拇竺瘳帯芬允穼嵱浭、文字描述、圖片呈現相結合的形式編纂,分區(qū)域概況,社會與政治,生產與經濟,教育、衛(wèi)生與社會保障,文體與藝術,生活與風俗,宗教與信仰,歲時與節(jié)慶,旅游觀光,人物名錄,大事記,附錄等十二個篇章,全面介紹江永四大民瑤
書稿以迪慶州的跨民族舞蹈藝術(“阿尺目刮”舞和“熱巴”舞)及壽國寺建筑為觀照對象,結合著者在迪慶州進行田野調查的相關考察經歷,選擇迪慶州各少數民族間的“互動”和“交融”作為核心討論主題。從縱向時間維度上探討舞蹈及建筑的豐富文化內涵及文化元素,再借助地域空間維度分析上述事項在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流變和互構。試圖通過分析
本書內容包括“日用皆道——年的藝術”,收集整理了傳統(tǒng)“中國年”相關的一些文化樣本,通過時空、儀禮、器用、娛戲、饋贈五個板塊呈現傳統(tǒng)年俗文化!皬垷艚Y彩——春節(jié)的視覺”邀請了山東工藝美院、中國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等師生,將中國傳統(tǒng)年俗符號進行提煉創(chuàng)新,“大過中國年”特展。
日本學者對三禮版本方面的研究不多,但?睒O為準確,參考價值很高。安井小太郎《身延本禮記正義殘卷校勘記》即代表成果之一,另有加藤虎之亮《周禮經注疏音義校勘記》、服部宇之吉《儀禮鄭注補正》、倉石武四郎《儀禮疏考正》、常盤井賢十《宋本禮記疏校記》、吉川幸次郎《禮記注疏曲禮校記》等。日本甲斐身延山久遠寺藏宋刊單疏本《禮記正義》
本書為上海浦東民俗文化學者奚保國的文集,聚焦上海浦東歷史文化和傳統(tǒng)民俗。內容主要涉及浦東地區(qū)的歷史沿革,如張江鎮(zhèn)的由來、“張江柵”的街道、唐墓橋鎮(zhèn)的成因、王港鎮(zhèn)的由來與變遷等;浦東名人,如我國人壽保險業(yè)的先驅呂岳泉、商海賢達陸清澤等;浦東傳統(tǒng)民俗,如清明、中秋、冬至、春節(jié)的習俗,浦東山歌,以及臘豆腐、羊角瓶、家釀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