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世紀為修建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做出巨大貢獻的華工,到為中國抗日戰(zhàn)爭嘔心瀝血的白求恩大夫,從20世紀60年代加拿大援助中國的小麥,到改革開放后對修建三峽大壩的支持,中加兩國交往的歷史源遠流長。2015年是中加兩國建交45周年,在過去的六年中,中國赴加拿大的訪問人數從2010年的20萬人次,增加到了2015年的51萬人次
《權利法案》,美國憲法體系中的圣殿,耶魯憲法大咖阿瑪爾與暢銷作家通力合作,逐條詳解《權利法案》的來龍去脈,深層剖析了美國式自由的根源。本書的核心觀點在于糾正大家長期以來的認識,認為人們犯了一個祖先崇拜的錯誤,總是將美國權利歸功于開國元勛們。全書通過對《權利法案》的逐一解讀,認為開國元勛們起草《權利法案》的根本目標不是保
哈佛法學院是風靡世界的“案例教學法”(CaseMethod)的發(fā)源地,法律教授在課堂上一般利用試探問答和提出一系列難題的方式,引導學生們對當日指定的案例作詳盡的分析。教授會設法讓學生之間掀起熱烈的討論,參與討論的學生必須對每一件案例的事實了如指掌,還須能夠到庭對它進行批判。 本書凝聚著哈佛法律王國累積
本書篇幅不大,但令人耳目一新:阿克曼直截了當地說別了,孟德斯鳩(Good-bye,Montesquieu),他打破美國行之已久的三權分立教條,嘗試建構一種新分權的模式,這對讀者來說恐怕有一定的震撼效果。作者特別強調,自由民主的憲政價值并非是一元的,它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三個方面:民主正當性、職能專業(yè)化與基本權利保障。作者明
美國法律研究院成立于1923年,由美國一些最杰出的法官、法學教授和執(zhí)業(yè)律師組成的團體,法律“重述”是對美國判例法的系統(tǒng)研究、歸納和原理分析,代表著美國法律界對相關法律的主流、集體見解,是學習了解英美法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獻。 各州法院和聯邦法院在裁決侵權案件時,通常依賴一組屈指可數、具有說服力的權威意見,將其作為判案指引
本書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系學院于2015年暑期召開的關于“一帶一路”戰(zhàn)略構想與國際社會這一學術會議的研究成果集結成冊。書中匯集中外著名國際關系、國際政治經濟領域的專家、學者,內容主要圍繞“一帶一路”這一主題,各學者從自身研究領域和自身背景出發(fā)進行闡釋和分享,對當前的政策和“一帶一路”的探索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內容主要
本書以一位在美多年的華人視角,帶著強烈的問題意識深入觀察研究,梳理出美國在兒童保護方面卓有成效的一些經驗。全書既有體制機制介紹,又有典型故事解說,深入淺出,可以為國內有關機構提供有益借鑒。
本書從討論法院在環(huán)境法中的地位展開,通過聚焦六個具體的法律制度,來介紹和處理對公眾健康產生威脅的環(huán)境問題。第一章討論了關于行政法的理論以及《國家環(huán)境政策法》對司法審查的影響;第二章討論了關于聯邦制的理論,即法院用以分配聯邦和州管理權限的理論;第三章討論了大氣和水污染;第四章介紹了風險管理的內容以及對具有科學不確定的有害
從早期的殖民以來,關于動物的保護、影響、規(guī)制和管理的法律,已經成為美國法律體系中完整的一部分。然而,時至今日動物法才發(fā)展為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本書共包括如下主要內容:定義動物;刑事法律;侵權行為;傷害動物的救濟;有關動物所有權的州和地方法規(guī);遺囑和信托;當事人適格;選定聯邦法律;農場定義;實驗動物等。
本書共分為14章,包括風險和科學不確定性;監(jiān)管有毒物質的生產和銷售;監(jiān)管有毒物質的使用;依據清潔水法、清潔空氣法和安全飲用水法監(jiān)管有毒污染物;監(jiān)管危險廢物的處置等。危險廢物和有毒物質法作為法學院課程的一個科目以及律師的一個專業(yè)化領域是在最近才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