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結(jié)合兩千年來中華文明發(fā)展史,生動講述了王陽明立功、立德、立言的傳奇人生,講述了王陽明在千磨萬擊的人生困厄中創(chuàng)建心學的歷程,系統(tǒng)梳理了知行合一大智慧,并展開了卓有見地的闡發(fā)。
本書分為四部分,分別為年譜、文選、語錄和附錄,按照文章篇目分成55篇,并根據(jù)每篇文章的語意段落進行標記。所選文章主要闡釋了王陽明先生“心即理、立圣人之志、知行合一、事上磨煉、致良知”等核心理念,并以《王文成公全書》為底本進行編選和注釋,
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他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王陽引(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chuàng)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并稱為孔、孟、朱、王!秶鴮W經(jīng)典:傳習錄(全本全譯)》是王陽明的問答語錄和論學書信集。它是一部儒家簡明而有代表性的
本書通過對焦竑思想的系統(tǒng)性及其在明末清初思想脈絡中的“時空性”分析,探討中國近世思想史上的三大問題:晚明新儒學者內(nèi)部“三教合一”運動的獨特性;程朱與陸王之爭所扮演的歷史角色;清初漢學的“論述意義”。
《呂坤》主要講述明代中晚期思想家、政治家呂坤的思想。全書以其事功思想為線索,講述了其哲學、倫理、政治、經(jīng)濟思想中的主要主張,并以其二十多年從政經(jīng)歷和政績?yōu)樽糇C,突出其“實政濟世”“以民為本”的政治理想和“經(jīng)世實學”的學術(shù)理想。其學術(shù)思想被梁啟超譽為“新洛學”,施政方略也是為官者之范本。
《錢德洪/大家精要》從瑞云樓的故事說起,把王陽明和錢德洪的師徒關(guān)系看作是冥冥中注定的事情。錢德洪一生服膺陽明,對傳播、發(fā)展陽明學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陽明學文獻的整理和出版上更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一生思想有多次變化,最終在陽明后學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思想性格和學說風貌,使其思想成為陽明后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王陽明是明代心學的集大成者,他的智慧和才能在明朝那個時代達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在他看來,心是身體和萬物的主宰,當心靈安定下來,不為外物所動時,本身所具備的巨大智慧便會顯露出來,正所謂此心虛靈不昧,眾理具而萬事出,一切都是渾然天成,不假思索的。本書以王陽明自身的經(jīng)歷為主線,以陽明心學為靈魂,深度解析心學的奧秘,從而讓讀
《浮山文集》是明代思想家方以智的文集,是中國傳統(tǒng):經(jīng)典與解釋系列之方以智集的一種。 方以智(16111671),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安徽桐城人。與侯方域、陳貞慧、冒辟疆合稱明季四公子。清兵入關(guān)后出家為僧,發(fā)憤著述致力于思想救世,同時秘密組織反清復明活動。康熙十年三月逝于江西萬安惶恐灘。 方以智家學淵源,博采
如果,其他關(guān)于陽明心學的書籍,著重于解讀的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成圣賢的心學功夫的話,那《良知正道王陽明:心學新說》卻進一步解讀出“齊家治國平天下”經(jīng)世致用的心學功夫!读贾劳蹶柮鳎盒膶W新說》這《良知正道王陽明:心學新說》,嘗試新說“心學”,從陽明先生“心即理”概念出發(fā),找到了人的生命心本體與心源慧力、找到了人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為數(shù)不多的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于一身之人,其學術(shù)思想更是由中國傳至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對后世影響巨大。 王陽明知行合一學說的精華在于以心為本,提倡善念,用善念指導行動,做一個有良知的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一個有情操的人。本書包含了王陽明人生哲學的主要思想,選取其哲學的精華部分予以深入分析,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