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典》是對儒家經(jīng)典的一次精選和萃編,集合了儒學著作的優(yōu)良版本,展示了儒學發(fā)展的歷史脈絡。約請古典文獻學領域的專家學者精選書目,并為每種書撰寫解題,介紹作者生平、內(nèi)容、版本流傳等情況,文簡義豐。叢書共三十三種,主要包括儒學研究的代表性專著和儒學人物的師承傳記兩大類。版本珍稀,不乏宋元善本!秱髁曚洝肥峭蹶柮鞯膯柎鹫Z錄和
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的《王陽明全集》,在學術界產(chǎn)生了較大的影響,極大地推動了陽明學的研究。近年來陽明學研究已取得了極大的進步,永富青地、,錢明、計文淵等學者陸續(xù)發(fā)現(xiàn)了不少佚文。束景南先生十余年來一直致力于王陽明佚文的輯佚和考訂工作,從方志、石刻、碑拓等材料中,輯出了大量的佚文佚詩,并對這些佚文佚詩的真?zhèn)魏蛣?chuàng)作時間做了嚴密
該書廣泛搜羅嘉靖到崇禎時期,王陽明著作的各種單刻本版本文獻,包括《傳習錄》《傳習續(xù)錄》、《陽明先生文錄》及其《續(xù)編》、《陽明先生詩錄》、《王陽明年譜》、《王文成公全書》等,介紹其刊刻所涉的捐資人及編撰者情況,對刊刻文獻的編撰過程及其流傳情況進行初步探索,試圖梳理各版本之間的關系及其異同。其中,尤為著意于流傳不廣的王陽明
王陽明是傳統(tǒng)中國后期與朱熹并立的大儒,其思想不僅在中國學術文化史上占據(jù)核心地位,而且風行天下,傳遍中國,走向世界(杜維明語)。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王陽明全集》自1992年出版以來,有力地推動了王陽明及心學研究,業(yè)已成為王陽明文集最權威的版本。然自是書問世以來,王陽明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眾多的王陽明佚詩佚文被發(fā)掘出來。束
《人譜》一書是對宋明理學殿軍劉宗周(1578—1654)《人譜》及其后出現(xiàn)的相關著作——《人譜類記》《人譜大全》《人譜詩箴》——的合并整理。 《人譜》一卷,探討了“什么是人”和“如何為人”的問題,強調個人可通過自我反省并且遷善改過達到道德的高標準,成仁成圣,并且為學者提供了入學門徑和進學階次。本書旨在懲治陽明后學流弊
以近300位對人類文明有卓越貢獻的古今中外大家為對象,著重擷取與體現(xiàn)其思想精要。叢書作者皆為各領域學術前沿學者,他們以淺顯易懂的語言,短短十余萬字,清晰簡練闡述中外大家生平、思想,讓讀者快速讀懂大家。叢書內(nèi)容編排、裝幀設計到紙張選擇、印刷力爭精益求精,成就視覺欣賞與閱讀體驗于一體的大眾讀物。 《簡讀錢德洪》從瑞云樓的故
以近300位對人類文明有卓越貢獻的古今中外大家為對象,著重擷取與體現(xiàn)其思想精要。叢書作者皆為各領域學術前沿學者,他們以淺顯易懂的語言,短短十余萬字,清晰簡練闡述中外大家生平、思想,讓讀者快速讀懂大家。叢書內(nèi)容編排、裝幀設計到紙張選擇、印刷力爭精益求精,成就視覺欣賞與閱讀體驗于一體的大眾讀物。 焦竑,明代晚期著名學者,以
這是一部解說陽明心學名言名句的通俗讀物,正文分為六篇,每篇選取15至20句,每句設原文、出處、簡注、今譯、背景、解說六要素。正文之前,選錄了作者的一篇論述王陽明生平事功及其良知心學的文章作為“導論”,使讀者對王陽明與陽明心學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正文之后附錄了張宏敏編輯的《王陽明大事件年表》和《陽明心學入門書目》,可以作為
該書以講座的形式,以十講的篇幅把王陽明的家世、學術成就、學術傳承、功過評價和陽明學說等分別撰述,整體結構完整,既遵循傳記的寫法,把家世、生平交代清楚;又能突出重點,將其仕宦業(yè)績、學術貢獻等,尤其是“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本書在最后一講,特別介紹了陽明學說在后世(海內(nèi)外)的流傳、影響和現(xiàn)實功用,論證
本書是一套講述王陽明生平及其學說的歷史社科作品。《知行合一王陽明:1472-1529》講述了王陽明從戰(zhàn)場到朝堂的人生故事!吨泻弦煌蹶柮。2》圍繞四句教解讀,梳理出了清晰易懂的完整心學脈絡。《知行合一王陽明。3,王陽明家訓》從“知行合一”的角度,將王陽明的12條家訓、24封家書,進行逐字逐句解讀,袒露了王陽明在日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