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云。全書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斗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咤叱風云的英雄人物。在對三國歷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現(xiàn)出明顯的擁劉反曹傾向,以劉備集團作為描寫的中心,對劉備集團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頌,對曹操則極力揭露鞭撻。
稀見筆記叢刊·藏山稿外編
本套書是根據(jù)教育部統(tǒng)編教材配套名著制定的閱讀叢書,叢書與教學完全同步,針對中學生的閱讀特點、難點,通過閱讀建議、閱讀規(guī)劃等內容一步步激發(fā)其閱讀興趣、培養(yǎng)其閱讀能力、引導其完成對整本書閱讀。本書在編排體例上大體分為五個部分,即導讀、文中批注、文末總評、思考感悟與讀寫互鑒。通過閱讀導讀、批注、總評來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同時借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名著的高峰,也是人文社最具代表性的產(chǎn)品,暢銷全國數(shù)十年。本書是配合文創(chuàng)部《復刻大觀園》立體書一起上市的一個紀念圖書檔位,組成一個眾籌項目。圖書采用人文社50年代初版《紅樓夢》之一的綠色花紋和紅色“紅樓夢”字樣封面,兼具古典和現(xiàn)代審美需求;圖書內容采用俞平伯校、啟功注的《紅樓夢》版本內容,分為上、中、
本書收錄了1840年至1949年時期,創(chuàng)作刊行的志怪類筆記小說五十種,共二十四卷,全書篇幅約12000頁,按作品的刊行或寫作的時間順序編排,這其中既包含林紓、李涵秋等文壇名家的作品,也包含何宗海、程善之等當時政商界人士的著作。這些著作即便出自名家之手,大部分1949年后也未曾再版,其中《物妖志》《后聊齋志異》《炳燭里談
本書是清代曹雪芹著的《紅樓夢》的青少年白話文改編版,同時包含了后人續(xù)寫的后四十回!都t樓夢》原著講述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由興盛走向衰落和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故事。本書全文改編,保留了原著這兩大故事線,并在此基礎上,使用現(xiàn)代白話文的小說語言進行改編,呈現(xiàn)了主要人物和經(jīng)典故事情節(jié)。圖書配置了由清代著名畫
本書是《三國演義》的青少年白話文改編版。原著120回,以劉備、曹操、關羽等為主要角色,講述從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群雄割據(jù),到魏、蜀、吳三國爭霸,到最終司馬炎一統(tǒng)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本書全文改編,保留了原著這一宏大的歷史故事線,呈現(xiàn)了主要人物和經(jīng)典故事情節(jié)。配有現(xiàn)代著名畫家金協(xié)中為《三國演義》繪制的彩色插圖,圖文并
本書是明代施耐庵的《水滸傳》的青少年白話文改編版。原著講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征四寇、滅叛黨,最終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本書全文改編,保留了原著故事線,并在此基礎上,使用現(xiàn)代白話文,剔除不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部分,呈現(xiàn)原著主要人物和經(jīng)典故事情節(jié)。圖書配了由明代著名畫家
西游記-青少年版
《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創(chuàng)作的一部章回體長篇小說,成書于乾隆十四年(1749)或稍前,先以抄本流傳,初刻于嘉慶八年(1803),全書五十六回。作者以寫實主義描繪了當時社會上各類人士對于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xiàn),尤其是對科舉、吏治、禮教等的批判和嘲諷,更是深入骨髓。該小說代表了中國古典諷刺小說的高峰,開創(chuàng)了以小說批評現(xiàn)實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