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果洛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文化系列叢書》之一,主要收集了果洛建政以來工作過的老領導、老同志工作經歷的相關文章,旨在反映果洛建政70年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取得的輝煌成就,引導教育干部群眾知曉果洛歷史,憶苦思甜,繼續(xù)繼承和發(fā)揚革命先烈遺志,發(fā)揚無私奉獻和苦干實干精神,勇于擔當作為,追尋紅色足跡,感悟革命精神,凝聚奮進
本書是一部《新青!吩驴鐣{查集。20世紀30年代,青海地區(qū)開始有了現代報刊,《新青!吩驴绊懽畲,內容涉及青海地方社會歷史、經濟、教育、風俗習慣、文藝作品等。本書以其刊發(fā)的調研文章分類整理,分為人口與面積、縣治情況、經濟調查、文化教育、社會風俗、醫(yī)療衛(wèi)生等六部分,是研究近代青海社會史的重要資料!缎虑嗪!吩驴械
歷史上,自經濟重心和文化重心南移以后,江南一直是中國最富庶、發(fā)達的地區(qū),因而備受研究者的關注!督希褐袊难诺脑戳鳌肥侨毡揪┒即髮W教授中砂明德的一部通俗著作。全書分中國史中的南北問題、興趣的市場、學術市場、通鑒家族的繁衍、北虜南倭、動亂時代與南人、一技之長、中國史之中的“南”等8章,以專題研究的形式,探討了傳統(tǒng)時期江
書稿以文獻比對和實地調查的方式,梳理并辨證了安義縣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歷史人物,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文化、人物、教育、軍事諸方面。作者爬梳了關于安義縣的相關史料,用翔實的佐證資料和新發(fā)現的信息,糾正和填補了歷代地方文獻中的部分誤記、漏記和不足,如考證了明正德年間析建昌五鄉(xiāng)置安義縣時間、明正德年間陳霖主修《南康府志》時間、
《谷雨》第一卷匯聚了各行各業(yè)文化傳播愛好者的優(yōu)秀作品。其中,絕大多數是省內外著名或知名作家。他們合力為繁昌文化事業(yè)添磚加瓦。作者們以熱情多姿的筆觸,以立體化多方位的表現形式,歌頌家鄉(xiāng)風土人情,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沈陽傳:紫氣東來的沈水風華》是一部將歷史與文學巧妙融為一體的城市傳記作品,以富有詩意的文學表達將厚重的城市歷史娓娓道來。新樂文化、候城遺址、沈陽故宮、《盛京賦》、旗袍故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中國沈陽工業(yè)博物館、賽艇之都……在作者細膩的筆觸下,每一段歷史、每一幀風景、每一位歷史人物呈現得栩栩
徐州歷史上為華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和商賈云集中心,有超過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被稱為帝王之鄉(xiāng)。《點校本徐州古方志叢書》(全6冊),對明正統(tǒng)抄本《彭城志》、弘治七年刻本《重修徐州志》、嘉靖刻本《徐州志》、萬歷刻本《徐州志》,清順治十一年刻本《徐州志》、康熙二十二年抄本《續(xù)
本書圍繞20世紀50年代,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在涼山彝族地區(qū)(大涼山)開展的社會變革展開。全書分為四章,按照時間順序對社會變革前涼山彝族社會的簡況、中共在涼山社會變革準備期開展的工作、中共在涼山社會變革進行期開展的工作和社會變革后的復查補課工作進行了全面的清理,再現了20世紀50年代中共在涼山開展社會變革的歷史全景。由此
《陜西通史》是全新、全面、詳細、系統(tǒng)的陜西地方大型通史著作,是陜西輝煌歷史的實錄,真實詳細的記述了由遠古到近代陜西地區(qū)、陜西人民行進的歷史。全書共15卷,其中斷代史9卷、專題史6卷。十五卷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合起來斷代史貫通古今,分開來專題史自成體系!蛾兾魍ㄊ贰肥顷兾鳉v史研究的最高成就和奠基之作,其立足在梳理陜西歷史的
本書脫胎于央視百家講壇詩說唐朝(2023.7播出)系列節(jié)目,以陳子昂、杜甫、孟浩然、王之渙等人的21首著名詩歌為線索,呈現了唐朝生活多個側面。譬如以長安為重點的城市興衰、以長安物價為切口的經濟史、以科舉活動為代表的制度史、以李杜等詩人命運為核心的文學史;以及唐代飲食、唐代樂舞、唐代妝容服飾等與當下生活高度同頻的內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