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講述了二戰(zhàn)結束前8個月的歐洲戰(zhàn)事。 1944年9月,盟軍相信希特勒的軍隊會被打敗,希望戰(zhàn)爭能在圣誕節(jié)前結束。但是盟軍在荷蘭災難性的空降行動、美軍在德國邊境與賀根森林的挫敗,以及突出部戰(zhàn)役中艱難的戰(zhàn)況,徹底打亂了預期計劃。黑斯廷斯講述了西線和東線兩個戰(zhàn)場的戰(zhàn)事,并生動描繪了蘇聯紅軍進攻德國的場面。他搜集了主要參戰(zhàn)人員
《百年戰(zhàn)爭簡史》主要是講在超過100年的時間里,英國以它的國王有權繼承法國王位為借口多次入侵法國領土。此時的法國是一個龐大但難以控制的王國,英國則又小又貧窮。然而在戰(zhàn)爭的大部分時間里,英國主宰著戰(zhàn)爭的進程,攻城略地,屢戰(zhàn)屢勝其中包括在克雷西、普瓦提埃和阿金庫爾的偉大勝利。然而戰(zhàn)爭的天平卻在貞德出現后的短短20多年中迅速
全書闡述了英國的興盛之道,透視了其成功走向現代化的歷程;揭示了英國民族的稟賦和創(chuàng)造力,展現了其所開創(chuàng)的現代文明。作者將歷史和現實聯系起來,言近旨遠,啟人心智。自問世以來,一再加印,獲得讀者的一致好評。
本書是美國著名史學家G.W.鮑爾索克的一本論文集,內容主要是討論以史學大師愛德華·吉本為中心的近現代文史名家與古典傳統(tǒng)的關系,所收篇章涉及史學大師愛德華·吉本、文化史巨著《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作者布克哈特、作曲家柏遼茲、希臘大詩人卡瓦菲斯、史學家莫米利亞諾和英國大詩人奧登等眾多文史名家
本書記錄的烏克蘭歷史,實際上是一段基于民族而非國家建構的羅斯-烏克蘭簡史,主要是通過梳理公元5世紀至公元2015年間近1500年的烏克蘭民族歷史經緯,探尋烏克蘭民族的歷史發(fā)展軌跡,并力求盡可能準確地厘清當代烏克蘭政治經濟的發(fā)展脈絡。
本書簡述了從中世紀到20世紀末的芬蘭歷史,包括其政治、經濟和社會演變等。其主題是從13世紀開始的芬蘭為了爭取國家獨立和自治而與其鄰國瑞典、俄國等糾纏不休,漫長的身份演變史。
本書收錄了《文學所的50年和我的25年》《紅學的顏色革命與學術狂歡》《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現代責任》《70年文藝談》《“五四”落幕中的陳獨秀與胡適》《試論陳獨秀的舊體詩》等文章。
《西班牙史話》詳細介紹了西班牙民族國家形成和發(fā)展的歷程,介紹了歷史上輝煌的雙王時代,介紹了佛朗哥時期特有的政治現象,同時也介紹了西班牙豐富悠久燦爛的文化。文筆流暢,通俗易懂,是一本非常好的大眾通俗國別的史讀物。
本卷主要描述在16881789年間,有三次革命深刻地影響了西方世界的發(fā)展。英國光榮革命將*后一位天主教國王逐出大不列顛群島,從而讓英格蘭陷入與路易十四統(tǒng)治下的法蘭西的長久惡斗中;美國獨立戰(zhàn)爭使英語民族誕生出另一個國家;法國大革命則向歐洲宣揚有關平等、自由與人權的理念。丘吉爾將參與這個時代的偉大人物,如威廉三世、路易十四
本書簡述了從中世紀到20世紀末的葡萄牙歷史,概述了葡萄牙的人民、文化和地理地貌等,描述了葡萄牙的政治、社會、經濟發(fā)展過程,尤其是與英國、西班牙等歐洲老牌強國之間的爭霸,以及葡萄牙從16世紀起,在大航海時代中扮演的活躍角色,和之后葡萄牙在非洲和美洲幾近六百年的殖民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