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大典》是運用我國歷代漢文古籍編纂的一部大型工具書。其目的是為學術界及愿意了解中國古代珍貴文化典籍的人士提供準確詳實、便于檢索的漢文古籍分類數(shù)據(jù)!吨腥A大典·法律典:民法分典(套裝1-3冊)》是其中的一部分。
世界百科全書 套裝全套6冊精裝圖文珍藏版
本書分哲學歷史、文學文字、帝制職官、學校教化、賦稅徭役、歷代軍事、文房四寶、書法繪畫、雕塑器具、音樂舞蹈、戲曲曲藝等篇章,內(nèi)容豐富而全面,無論是哲學、史學、文學,還是數(shù)學、物理、化學,甚至是農(nóng)業(yè)、牧業(yè)、林業(yè),凡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成果,都有簡要介紹。
《永樂大典》成書于明永樂六年(1408年),載錄了當時所能見到的我國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約8000種古代典籍,形成多達11095冊22877卷3.7億字的鴻篇巨帙。目前全球范圍內(nèi)僅存400余冊。本次影印底本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圖書館藏二冊,分別為卷10949、20373。
《永樂大典》(全12冊),是一部明成祖朱棣于永樂元年命令翰林學士解縉等纂修的類書。全書共包括繹、史、子、集、釋藏、道經(jīng)、戲劇、評話、工技、農(nóng)藝等,上至先秦,下到明初,統(tǒng)會古今,包羅萬象,集古今之大成。
讀史,是與古人的對話與交流,是我們思維方式保持活躍的精神養(yǎng)料,也是我們感受生命律動的獨特方式。毛主席很喜歡讀史,老人家說過:太陽底下無新事。歷史縱有千萬種版本,但是作為過去存在的歷史只有一個答案,而每個人的一生也只能是一個版本。時間是永恒的,歷史是一條時間的大河,擁有大量史籍的中國人可以從中得到更多歷史的啟迪,拋開人為
此冊為《永樂大典》卷2272-2274“!弊猪嵉摹昂弊,一冊!队罉反蟮洹纷鳛橹袊糯(guī)模*大的類書,修成后六百年間,屢遭厄運,損毀殆盡,原二二八七九卷一一○九五冊的鴻篇巨制,至今僅存四百余冊八百余卷,散藏于十余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數(shù)十個公私收藏機構,F(xiàn)存殘卷的規(guī)模雖僅為原書的百分之四,但每冊《永樂大典》都是一座資料寶庫
《中華大典?天文典?天文分典(全三冊)》分“天地總部”、“天象記錄總部”、“七曜總部”、“星辰總部”、“天人感應總部”、“天學家總部”等七大部分,從天地的起源和構成到運行于天空中的日月星辰,從各種我們習見而又未加深思的天象到天象與人事間的相互影響,以及歷來我國研究這些高深內(nèi)容的學問家們,本書都均分類涉及。
《中華大典·醫(yī)藥衛(wèi)生典》專門收錄1911年以前漢文典籍中有關中醫(yī)、中藥及衛(wèi)生保健方面的資料。本典共36冊,總計6743萬字,全面呈現(xiàn)了中華醫(yī)藥的知識體系,是中國古代醫(yī)藥衛(wèi)生知識及防病治病成果的總結。
第六版《十萬個為什么》集結最權威的編撰陣容,由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主席韓啟德院士親自擔任總主編,21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等頂級科學家擔任分冊主編,110余位兩院院士組成陣容強大的編委會。來自全球各個學科的700余位最優(yōu)秀的科學家和科普作家參與了新版《十萬》的編寫工作。陣容強大的編委會和作者隊伍,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