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譜,一名精鑄合刻三國水滸全傳。明崇禎雄飛館工刻本。書分兩層,上曾百十回本水滸,寫刻;下曾二百四十節(jié)三國志演義。民國十年胡適之先生水滸傳后考中雖曾提及此書,但至今何未聞國內(nèi)任何藏書家保存此種版本。
該書稿為社科院重大課題。書稿對郭沫若的生平與學術(shù)進行了全面總結(jié)與介紹,具有很高的學術(shù)價值和資料價值。郭沫若(1892~1978),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作家、文學家、詩人、劇作家、考古學家、思想家、古文字學家和著名的革命活動家。新中國成立后,他擔任多種國家行政、科學文化方面的領(lǐng)導工作,同時堅持文學創(chuàng)作,出版了歷史劇《蔡文姬》
中國譜系之學源遠流長,一般稱之為家譜、族譜、譜牒的此類文獻,與中國文化的發(fā)展、社會的變遷、歷史的演進息息相關(guān)。族譜作為傳統(tǒng)社會文化的標志,因應(yīng)形勢,與時俱進,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中國文化的活力。余氏善本宗譜集成,對于存世余氏舊譜整理,選其版刻較早,印制精良,內(nèi)容豐富的版本匯集成冊,對于余氏宗族源流,名人,以及清代民國社會
1.家譜是極具中國特色的文獻載體,它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在記錄家族歷史的同時,也為歷史學、社會學、人口學、民俗學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信息。四川地區(qū)在經(jīng)過明末清初的戰(zhàn)亂和康雍時期的“湖廣填四川”之后,很具有移民社會的特點。 2.本叢書收錄清代和民國時期四川地區(qū)(含今重慶市)有代表性的家譜36種,其中有多種是《中國家譜總目
2017年正值張元濟誕辰150周年,為此上海圖書館將館藏張元濟往來信札全文影印。內(nèi)容上,接受張元濟信札的約有一百四十五人,寫信給張元濟的約有三百五十人。其中清朝遺老沈曾植、陳三立等,民國高官熊希齡,實業(yè)巨子盛宣懷等與張元濟往來信札均有收錄。時間上跨越了晚清、民國以及新中國成立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奇姓通》為姓氏傳記類書,由明代學者夏樹芳輯,陳繼儒校。全書共十四卷,含上平、下平、上聲、去聲、入聲各兩卷,復姓四卷。主要搜錄歷史上稀僻姓氏者傳記,書前有小引、序、跋九篇。此為明天啟四年夏氏宛委堂刊本。目錄包括:奇姓通小引(薛敷政撰)、奇姓通序(朱之蕃撰)、奇姓通序(周延儒撰)、奇姓通小引(文震孟撰)、奇姓通序(王命新
上海圖書館藏張元濟文獻及研究
王文韶(1830—1908)清末大臣。字夔石,號耕娛、庚虞,又號退圃,祖籍浙江上虞梁湖,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咸豐二年進士。權(quán)戶部主事,同治間任湖南巡撫,光緒間權(quán)兵部侍郎,直軍機,后任云貴總督,擢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奏設(shè)北洋大學堂、山海關(guān)北洋鐵路官學堂(即唐山交通大學,現(xiàn)西南交通大學)等,旋以戶部尚書協(xié)辦大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