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由多名畫家合作的長達44.32米水墨畫卷畫冊。原作由桐鄉(xiāng)美協14名畫家歷時兩年合作完成,描繪了桐鄉(xiāng)境內古運河的風貌。古運河蜿蜒流經桐鄉(xiāng),自隋以降,大運河已成為桐鄉(xiāng)境內漕運主干道,促進了運河流域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持續(xù)發(fā)展,孕育了運河古鎮(zhèn)悠久的文化底蘊,涵養(yǎng)了桐鄉(xiāng)燦爛的民俗風情!锻┼l(xiāng)運河畫卷》水墨長卷描繪了運河(
本書是一本用攝影作品記錄中國清末民國乃至近代歷史的圖冊文獻,以中國諸多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為主線,以圖為主,輔以文字,客觀、真實地記錄和鑒證了清末至近代中國社會的重大歷史事件和攝影在中國的發(fā)展。包含中國古代的光學研究成就、達蓋爾攝影術傳入中國、鄒伯奇及其《攝影之器記》、白斯德望將攝影術引入中國、費利斯·比托拍攝北京第
本書為天津市工藝美術大師王輝所著,開端講述了清代康乾盛世三代帝王對琺瑯彩的極力推崇和不同品位。200多年后,從熱愛陶瓷到收藏陶瓷,再到創(chuàng)作陶瓷的王輝在天津博物館的特別邀請下,開始復造館藏文物清乾隆款琺瑯彩芍藥雉雞圖玉壺春瓶,歷經5年苦心研發(fā),終于在2014年復燒成功,讓失傳200余年的宮廷琺瑯彩再現昔日榮光。此后10多
徐建融,美術史論家、美術教育家、書畫鑒定家、書畫家。本書是一部知識性和審美性相結合的工具書。全書共收史前至近現代中國名畫800余幅,畫家約400位,基本上囊括了中國名畫家的代表作,反映了中國美術史的流變及紛呈的流派、多樣的風格。本書的構成為一文一圖,偶爾為一文多圖。鑒賞文由伍蠡甫、王伯敏、王朝聞、方聞、唐云、謝稚柳、邵
本書內容包括:中國上古出土樂器綜論上、中國上古出土樂器綜論下、先秦音樂史、困知選錄上、困知選錄下、未刊著述。
這本書是關于意大利畫派藝術的研究著作,據1887年英語版影印。18世紀,威尼斯畫派獨樹一幟,占有特殊地位。萊亞德退休后到了意大利威尼斯,投入大量時間收集威尼斯畫派的作品,并就意大利藝術執(zhí)筆寫作。威尼斯畫派藝術的最高理想,就是充分顯示現世生活的一切美好享受。人文主義的審美觀是一種人性解放的審美觀,它是在普遍的群眾渴求中孕
本書匯集了上海世界會客廳室內外的藝術品共計67件,作為上海市重要的對外窗口,每年接待大量國內外重要嘉賓,其藝術品陳列,傾注了編著者大量的心血。書中還介紹了該項目實施的經過,部分藝術品創(chuàng)作過程等內容。具有較高的欣賞性和內容價值。世界會客廳建筑群由3棟樓組成,是具有會議、宴請、展覽、演出等功能的國際會議中心。本書所選的作品
本卷是《中國工藝美術全集浙江卷》的分卷之一。遵循了“經緯交織”的原則,在工藝美術經向歷史演變的主線上,記載與緯向地域社會的因果關系,展現工藝美術文化和經濟屬性中所蘊含的文化與經濟、材料與技藝、科技與工具、藝術與生活、實用與審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等相關內容。遵循“非物質文化和物質文化并重”的原則,遵循將重點置于當代工藝美
本書使用了編年敘史和“大師觀念”的基本框架,從東漢到宋初部分介紹了戰(zhàn)國與宋代繪畫、顧愷之、陸探微等早期山水畫家、六朝與隋代、唐代、法隆寺與敦煌的繪畫、牛馬畫家、五代畫家、花鳥畫和走獸畫等;宋代部分主要介紹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等重要畫家、作品和流派。從元代到明代中期部分主要介紹了元代壁畫、趙孟頫、錢選、任仁發(fā)等傳統(tǒng)派
本書共計250余頁,作品232件(布面丙烯216件,素描16件)。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公眾在奮斗過程中普遍存在較大思想壓力,針對這樣的現實情況,作者希望用一種溫和、樂觀、平靜的藝術態(tài)度,為公眾提供一種內心的慰藉。因此畫冊以“和你一起吹吹風”的生活態(tài)度,使用簡約明快的藝術語言,盡其可能地為現實生活提供積極的能量和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