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湛若水的上述重要性,歷來的中國哲學史著作對其人其學多有討論,譬如湛若水與陳獻章、王陽明的學術異同問題,湛若水自身的思想演變歷程等,均為學者們再三致意的重要問題,但迄今仍然聚訟紛紜。主要原因在于,現(xiàn)存湛若水著作有數(shù)百卷之巨,版本系統(tǒng)較為復雜,重要刻本分藏海峽兩岸,造成相關文獻整理出版的嚴重滯后。本次整理工作在細致全面
程智(1602~1651),字子尚,又字極士,道號云莊,安徽休寧會里(今商山鎮(zhèn)洪里)人,南宋大儒程大昌(1123~1195)后人,程伊川17世孫。程智學宗孔孟、深悟易數(shù)、會通三教、人道獨辟、哲思精透,是明清之際重要的哲學家,由于各種原因,其著述傳世極少,幾近匿跡,鮮為人知。 著名學者王汎森認為:程云莊是中國近三百年學術
陽明學是儒學重要的一門學派,盛行于明朝中晚期,對整個東亞都有較大影響。王陽明喜講學,強調(diào)師友之間的切磋,其去世之后陽明學發(fā)展為一種文化運動。黃宗羲將明代中后期的王學分為了浙中、江右、南中、楚中、北方、閩粵、泰州等支派。各支派著作頗豐!蛾柮鲗W文獻大系》首批1-3輯共208冊,收錄了明武宗至清初130年間,100多位陽明
國學經(jīng)典,精心設計、精致美觀,燙金工藝皮面精裝;裝幀精致結(jié)實耐用,鎖線精裝隨意翻閱不掉頁;原著正版精讀原典,配備原文+簡明的注釋和白話新解;精美插圖,生僻字、多音字、多義字一網(wǎng)打盡,書中穿插大量圖片,為閱讀增添興趣。
古籍影印!秱髁曚洝肥敲鞔軐W宗師王陽明的論學語錄和書信集,集中體現(xiàn)了陽明心學的核心觀點,是了解陽明心學*經(jīng)典的入門必讀書。上卷經(jīng)王陽明本人審閱,中卷里的書信出自王陽明親筆,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雖未經(jīng)本人審閱,但較為具體地解說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記載了王陽明提出的四句教。明隆慶六年謝廷杰刻《王文成公全書》卷一至卷三所收《
本書是批判心學、改造理學的重要著作,對于研究理學演變史具有重要價值。前后凡六卷,并得附錄一大卷。作者表示寫此書的目的是繼承儒家的傳統(tǒng),批判各種似是而非的理論。其中,主要批判佛教唯心論和王守仁的良知說,同時批判地改造程朱理學。在理氣、道器、“理一分殊”、“格物致知”等問題上,提出了重要的唯物主義思想。在天理與人欲問題上,
為呂柟講學語錄匯編,由其門人輯錄整理而成。呂柟受業(yè)于薛敬之,獨守程朱之學。其學以窮理實踐為主,斥王守仁“良知”學之非,議論一以程朱為歸,此書基本上概括了呂柟思想學術的精華,全書充分體現(xiàn)了呂氏的上述學術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