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其庸先生輯校的《重!窗思以u批紅樓夢〉》,是將清代評批《紅樓夢》的最主要的八家輯錄在一起。原無成書,是各自散見的八家,有的自成一書,有的只有評文不附原文,F(xiàn)經馮其庸先生匯集,整理核校,將各家評語分別歸入所批原著的句、段、回,疏理到正文之下,屬于回后評的則置于各回之末,屬于眉評的則仍列于眉端。由此成為一書,以便讀者閱讀
“經典童話大師繪”系列原版叢書自20世紀80年代推出以來,已暢銷30余年,總銷量超過1億冊,目前,已被翻譯成20多種文字,銷往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故事精選自《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它們并稱“世界三大兒童文學經典”,還有部分來自世界各國童話故事、民間故事。孩子們能從中感受經典文學作品的文學魅力,陶冶情操,加
本書是《詩經名物圖選粹》(2023版)的典藏版。一函三冊,手工宣紙彩印,以《毛詩品物圖考》日本天明五年本、光緒彩繪本以及細井徇撰繪《詩經名物圖解》日本嘉永年間彩繪本為底本,擇每種書之圖像美善者入冊。上冊為《毛詩品物圖考》光緒彩繪本,改為經折裝;中冊為《詩經名物圖解》嘉永年間彩繪本,采用蝴蝶裝;下冊為《毛詩品物圖考》天明
《最后一個匈奴》是著名作家高建群的長篇小說代表作,是一部紅色經典、高原史詩,再現(xiàn)了陜北這塊匈奴曾留下深深足跡的特殊地域的世紀史,譜寫了三個家族兩代人波瀾壯闊的人生傳奇。上千年之后,匈奴民族的血脈在黃土高原上仍然延續(xù),以他們的“胡羯之血”為中華文明注入力量。在轟轟烈烈的大革命時期,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在新中國成立后的改革
文學所建所70周年學術成果文叢,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1953年建所以來重要學術成果的匯編。七十年作為一個整體,可以從中勾畫出中國文學研究走過的歷史進程和時代意義。整體而言,中國文學研究所的這70年,首先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這是中國文學研究學術體系建設的思想基礎。其次是在科研隊伍、學科規(guī)劃、資料編纂、成果評價
本套二月河長篇歷史小說典藏版共13冊。(套裝,每一本都有單獨的書號和定價,本數(shù)據(jù)僅作打套使用。),前四卷為《康熙大帝》寫了康熙自八歲登極以來,勵精圖治。先后鏟平鰲拜集團、平定三藩之亂、整疏浚黃河、整頓吏治,終呈一代盛世之象。中間三卷《雍正皇帝》寫阿哥黨爭,龍庭易主,雍正險勝。雍正登極之后,整肅史治,擢用新人,巡視黃河防
從白狐報恩的神秘傳說,到《禁門》里一段超越生死的深情守護,瓊瑤通過狐、鬼、俠等富有傳奇的形象和志怪情節(jié)構造了一個超現(xiàn)實世界,愛情也因此彌漫著神秘玄幻色彩。
況周頤(1859-1926),與王鵬運、朱孝臧、鄭文焯合稱清季四大家,是清末民初著名學者,著述繁富,尤其精于詞學理論的闡發(fā),其詞學理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目前出版的況氏著作不過數(shù)種,編輯整理和校訂出版況氏的全部著作,有助于促進學術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其文獻價值和學術價值是不言而喻的。 本書全面輯錄今存況周頤所撰各類著作,包
該書輯錄歷代名人雅士游記中國山川洞窟、橋梁寺館等風景名勝之文,是在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何鏜輯《名山勝概記》(又名《古今游名山記》)十七卷《總錄》三卷基礎上修訂增補而成的,共五十冊。每半葉九行,行二十字,小字雙行同。書高二十七點二厘米,十六點九厘米;框高十八點八厘米,寬十四點二厘米。白口,單魚尾,左右雙邊。書名頁題
本書是清代黃紹昌、劉熽芬纂輯的地方詩歌總集《香山詩略》的標點本。《香山詩略》為香山地區(qū)最有名氣的詩歌總集。全書共12卷,輯錄了唐以來迄于清代香山詩人的詩作,反映了香山地區(qū)的自然風光、人文歷史、風土人情等,保存了該地區(qū)的人文情懷和文學底蘊。本次整理,以民國二十六年鉛印本為整理底本,對書稿進行標點。這是首次對《香山詩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