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鈞天(套裝上下冊)》是聞鈞天先生的作品集,作者畫作眾多,時間跨半個世紀。書中的作品有如連環(huán)畫般串起了作者的過往歲月。作者奉“生活是藝術源泉”之論為圭臬,力覓與時代同聲氣之范模,行陽光心態(tài)去繪其華光麗彩,畫冊中的創(chuàng)作皆能引起觀看者的共鳴。
《圖說三字經/中華國學叢書》是陳亞非先生又一力作。他將全篇374句畫成92幀精美的圖畫。人物造型古雅,線條精準瀟灑,富有耐人尋味的筆致;動物、樹石、屋宇等配景講究,筆墨靈動,襯托恰當。這本畫作已超出一般連環(huán)畫的藝術水平。不少畫頁已成為單獨的藝術品。加上每一幅畫配有畫家自己書寫的書法作品,書畫合璧,相映成輝,顯示了陳亞非
本書取材于清代畫家孫溫所繪一百二十回《紅樓夢》大型冊頁畫。原畫為絹本、推篷裝,畫面高43.3公分,寬76.5公分,計240幅,現(xiàn)藏旅順博物館,國家一級文物。自2004年始,該畫冊曾在國家博物館等公開展出,是迄今可以看到的繪制年代*早、規(guī)模*、保存*完好的《紅樓夢》題材繪畫,真實再現(xiàn)了畫作濃郁潤澤、光華絢爛的色彩。此卷精
本書收錄了韓滉、董源、徐熙、巨然、燕文貴、高克明、王詵、趙佶、米友仁、馬遠、錢選、趙孟頫、黃公望、王蒙、蕭照、趙衷等25位唐、五代、宋、元畫家作品共35幅,其中多為流散海外之名跡,極具參考價值。收錄于書中的每件作品都有謝稚柳先生精辟的評論,對該畫的流傳歷史,對畫家畫風的承傳特點分析,創(chuàng)作背景等等都有深入淺出的分析論述,
本書收集了張仃先生創(chuàng)作的共226幅冊頁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反映了張仃扎實的筆墨基礎,也體現(xiàn)了他對藝術勇于開拓的責任感,對傳統(tǒng)筆墨堅守和對祖國河山飽含民族情感的崇高精神。本書除了張仃先生的冊頁作品,還載有多篇論述其藝術生平與成就的評論文章,全方位的展示了張仃先生的藝術人生。
本書收集了張仃先生創(chuàng)作的共226幅書法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反映了張仃先生深厚的篆籀功底,筆墨高古,焦墨山水的筆法與其一脈相承,展現(xiàn)了先生中國傳統(tǒng)藝術精湛的技藝,對傳統(tǒng)筆墨堅守和對祖國河山飽含民族情感的崇高精神。本書除了張仃先生的書法作品,還載有多篇論述其藝術生平與成就的評論文章,全方位的展示了張仃先生的藝術人生。
本書收集了張仃漫畫設計作品兩百多幅。張仃的漫畫造型準確、簡練剛強,極富鼓動性和吸引力,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即擔任國家的首席設計師,負責設計了很多重要的會徽、郵票,并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提議者之一。本書除了張仃先生的漫畫設計作品外,還載有多篇論述其藝術生平與成就的評論文章,全方位地展示了張仃先生的藝術人生。
本書收集了張仃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速寫作品200多幅。張仃先生注重據(jù)實寫生,而又隨興所至,景物翔實生動,俊秀空靈,體現(xiàn)了他對藝術勇于開拓、敢于創(chuàng)新的超大膽略,以及對傳統(tǒng)筆墨堅守和對祖國河山飽含民族情感的崇高精神。
本書收集了張仃晚年小品作品一百多幅,并按時間順序,整理了張仃先生生平事跡,編成年譜。除此以外,還載有多篇論述其藝術生平與成就的評論文章,全方位地展示了張仃先生的藝術人生。
本書收集了張仃先生1993-1996年之間創(chuàng)作的155幅焦墨畫作品,張仃先生的焦墨山水畫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筆墨與章法。張仃先生注重據(jù)實寫生,而又隨興所至,景物翔實生動,俊秀空靈,畫面對空間的處理,記白當黑的觀念,都顯示了畫家深厚的傳統(tǒng)功力。本書除了張仃先生的焦墨畫作品,還載有多篇論述其藝術生平與成就的評論文章,全方位的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