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漢籍的研究是近年學術(shù)熱點,現(xiàn)有必要整理域外漢籍的相關(guān)書目,方便學者研究使用。本輯收錄《東方文化研究所漢籍分類目録》(附《書名通檢》《人名通檢》)、《東方文化學院京都研究所漢籍簡目》與《尊經(jīng)閣文庫漢籍分類目録》三種。東方文化學院,1928年10月成立,屬外務(wù)省,于東京、京都分設(shè)兩研究所,以“研究及普及‘支那’文化”爲
本書收錄《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漢籍分類目錄》與《靜嘉堂文庫漢籍分類目錄》兩種。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成立于1941年,最初專門研究中國的地方志和民俗,后擴大成研究亞洲各國的綜合性研究機構(gòu),有漢籍17.7萬余冊,其中多為古珍本和善本。靜嘉堂文庫,是日本收藏日文古籍的專門圖書館。中國清末藏書家陸心源去世后,其皕宋樓所藏
“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彝文珍稀善本集成”叢書是對已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彝族文獻進行整理,選取其中內(nèi)容比較獨特的卷本,為了更好體現(xiàn)原本的效果,兼顧讀者閱讀體驗,進行高保真掃描后影印,盡可能的還原古籍本色。數(shù)百年來底本流傳的滄桑痕跡,均真實可見,層次分明。這些珍貴的彝族文獻記載了我國彝族古代的天文、地理、宗教、民俗、倫理、
《遼夏金元著述總目(套裝1-5冊)》共收錄遼、西夏、金、元時期可考及佚名作者七千八百余人,著述一萬七千余條。其間參考了迄今為止所能查詢到的幾乎所有相關(guān)文獻,凡記載中符合著錄條件者均據(jù)立目,但舊目著錄經(jīng)考證系誤題者則徑自棄之。凡可考作者咸于第1條后附以小傳,簡介其字號、籍貫、生卒、仕履等,所用材料皆源于《志》《傳》所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