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清乾隆皇帝命宮廷畫家王炳繪,仿宋代著名山水畫大家趙伯駒的《桃源圖》。原系青綠山水長卷,完整再現(xiàn)了陶淵明《桃花源記》的全部故事情節(jié)。畫中群山逶迤,清溪映帶,桃花燦爛,林木蔥翠,一派春日江南美景。全卷畫有人物45位,姿態(tài)、動作各異,將桃源中人怡然自得的田園生活以及好客熱情充分表現(xiàn)出來。畫家繼承了趙伯駒青綠山水的藝術風
本書取材于清代畫家孫溫所繪一百二十回《紅樓夢》大型冊頁畫。原畫為絹本、推篷裝,畫面高43.3公分,寬76.5公分,計240幅,現(xiàn)藏旅順博物館,國家一級文物。自2004年始,該畫冊曾在國家博物館等公開展出,是迄今可以看到的繪制年代最早、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紅樓夢》題材繪畫,真實再現(xiàn)了畫作濃郁潤澤、光華絢爛的色彩。此卷
本書收錄易斌先生近40年的代表作品約200余件,通過作品編年的方式展示創(chuàng)作軌跡,通過批評家評論文章、藝術家生前自述以及藝術家年表等相關文獻資料,闡述創(chuàng)作探索思路與發(fā)展。易斌不喜歡千篇一律和似曾相識的平淡,他發(fā)自內(nèi)心,并將自己的感受推向極至。作品中的符號元素,感性的色彩、獨特率性的筆觸、藝術家堅持的某些形象,都記錄了他特
《啟功珍跡》收集了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教育家、古典文獻學家、詩人啟功從1937年—2002年的畫作、書法作品,約300幅。啟功書法,又稱“啟功體”,是當代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所創(chuàng)立的一種書法風格。啟功書法注重筆畫的流暢與神韻的凝聚,強調大寫意、大氣息、大格局,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nèi)涵。本書稿就啟功繪畫、書法的精髓進行
本書是由多名畫家合作的長達44.32米水墨畫卷畫冊。原作由桐鄉(xiāng)美協(xié)14名畫家歷時兩年合作完成,描繪了桐鄉(xiāng)境內(nèi)古運河的風貌。古運河蜿蜒流經(jīng)桐鄉(xiāng),自隋以降,大運河已成為桐鄉(xiāng)境內(nèi)漕運主干道,促進了運河流域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持續(xù)發(fā)展,孕育了運河古鎮(zhèn)悠久的文化底蘊,涵養(yǎng)了桐鄉(xiāng)燦爛的民俗風情!锻┼l(xiāng)運河畫卷》水墨長卷描繪了運河(
本書共計250余頁,作品232件(布面丙烯216件,素描16件),F(xiàn)代社會競爭激烈,公眾在奮斗過程中普遍存在較大思想壓力,針對這樣的現(xiàn)實情況,作者希望用一種溫和、樂觀、平靜的藝術態(tài)度,為公眾提供一種內(nèi)心的慰藉。因此畫冊以“和你一起吹吹風”的生活態(tài)度,使用簡約明快的藝術語言,盡其可能地為現(xiàn)實生活提供積極的能量和美的感受。
本書是明末胡正言編印的一套書畫集,兼有講授畫法供人臨摹的功能,被譽為“最古老的中國畫譜”。分為書畫、墨華、果譜、翎毛、蘭譜、竹譜、梅譜、石譜八大類,收入他本人繪畫作品和復制古人及明代的名作三十家。自萬歷己未(1619)第一譜“書畫冊”起,至崇禎癸酉(1633)第八譜“果譜”止,梓印時間長達15年之久。
本書是“志道·游藝”中國國家畫院六人展的配套畫冊。該展由中國國家畫院、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共同主辦,湖北省美術院與湖北美術館承辦,集中展示了中國國家畫院極具代表性的六位畫家:范揚、盧禹舜、于文江、姚大伍、李曉柱、方向的最新藝術創(chuàng)作。這六位藝術家是中國國家畫院眾多藝術家中的代表,也是全國畫院系統(tǒng)藝術家的代表。畫冊中呈現(xiàn)了六
本書收錄了《筑耶毀耶》《林壑清霽》《溪山雅意之一》《溪山雅意之二》《大壑微云》《萬嶺和鳴》《揚帆》等山水畫作品。
本書主要內(nèi)容包括:前言;圖版;繪畫;書法;影集;李祥霆大事記;李祥霆著作;后記。繪畫作品包括:萬世伯牙心;云海春泉;何來豪氣;女媧神韻;幽澗泉;心弦;春風萬里圖;春之歌;春心如火;春夢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