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志·廣播影視志(1986—2010)
這是貫徹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次重要實踐。這批歷史文獻是中華文化認同和民族團結史的實物見證,其中積淀著西南各族人民最深沉的愛國情懷和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對于恢復和增強文化自信、振奮民族精神、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中華優(yōu)秀文化繼承發(fā)展體系具有重要意義,是一宗亟待搶救、保護、整理、研究和開發(fā)利用的珍貴文化遺產(chǎn)。
達斡爾族是我國北方的古老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在清代分別被編入布特哈八旗和駐防八旗,既捕貂納貢,又駐守城鎮(zhèn)要地、坐卡巡邊和出征參戰(zhàn),在中華民族的發(fā)展進程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在存世至今的清代中央國家機構和東北各級官署公文檔案中,不乏記錄達斡爾族歷史活動的原始文件,具有極其珍貴的學術研究價值。本項目收錄檔案
文獻資料影印。周新鎮(zhèn)在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qū)具有重要的文化地位,也具有獨特的文化資源。這次周新鎮(zhèn)圍繞歷史積淀、區(qū)域實態(tài),組織編纂《周新鎮(zhèn)歷史文獻典藏》,在立意上,所收文獻突出反映風景名勝地、工商孕育地、教育先行地、人文薈萃地的鮮明地域文化特色。《周新鎮(zhèn)歷史文獻典藏》分上下冊,收錄了《何學鴻硃卷》《無錫周舜卿七十壽言匯錄》《
全面、系統(tǒng)、客觀地反映山南地區(qū)2001-2015年自然、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方面的歷史與現(xiàn)狀。
本書分為校史概況及會議記錄、教師聘用及名冊、學生學籍及管理、綜合共四部分,包括關于南京市私立金陵大學附屬中學送呈立案的一組文件、關于南京市私立金陵大學附屬中學復校的一組文件、一組南京市私立金陵大學附屬中學教師聘書及應聘樹、關于聘用教員陸德麟的一組文件、一組南京市私立金陵大學附屬中學學生學籍卡片、南京市私立金陵大學附屬中
本書為充分發(fā)揮文史資料“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社會功能,滿足社會各界閱讀、研究、收藏的需求,政協(xié)漯河市委員會組織專門力量,從已編纂的《漯河文史資料》中,精選出史料價值高、可讀性強、值得閱藏的600余篇文章、共計280余萬字,按地域風情、歷史、文化、經(jīng)濟、民俗、生態(tài)、人物、教育、漯河解放、建設發(fā)展等方面編成《漯河印記
本書為書信、手稿的文物實物圖錄,以披露新資料為目的。內(nèi)容包括民國政要(如康有為、梁啟超、蔡元培等)致黎元洪書信,及黎元洪政府時期電文、呈文等資料。其中有康有為致黎元洪函札一通兩頁中的一頁被《康有為全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收錄,另一頁為新發(fā)現(xiàn)資料。所有藏品均在保利博物館,包括書信、呈文、資料三部分。約180余件。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