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兼具專業(yè)性、可讀性與典藏性的中國繪畫典藏畫冊。本書力圖以清晰、簡潔的文字,傳神地講述1600年的中國繪畫。 本書前言提綱挈領地分析了中國古代繪畫藝術整體的發(fā)展脈絡、風格特征,分門別類地介紹畫派、畫家、作品。 圖片部分按照年代順序,精選挑選了131張繪畫作品,盡收中國傳世名畫,涵蓋了人物、山水、花鳥等類型,每一時
本書分為書法、篆刻、中國畫、當代設計、當代藝術等板塊。同時出版畫集以紀念。榮寶齋以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為己任,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我們始終關注青年一代的文化發(fā)展,培養(yǎng)他們的文化自信和創(chuàng)造力。值此農歷甲辰之初,我們以提倡創(chuàng)新精神和發(fā)現美術新秀為名首次提名了具有實力、具影響力而引人關注的一批80后青年畫家,為
本書為畫冊類圖書。此書收錄了作者近些年的國畫作品420余幅,作品全部為山水畫,作者畫藝精湛,刻畫細膩,藝術地展示出山水的秀美。作者用色最突出的特點是紅色。紅色在中國是喜慶吉祥的象征,作者把紅色作為繪畫的總基調有自己的審美趣味,同時也符合中國文化的訴求,這是難能可貴的。作者的繪畫功底異常深厚,既有傳統的技法又融入個人的體
本書以敦煌的歷史背景和故事為主線,通過藝術家們的臨摹作品,梳理壁畫背后的故事,以壁畫作品為主,文字為輔的形式將畫冊與科普相結合,展現一個全貌的敦煌。這樣的方式既有助于加強當代人對敦煌的理解,也可以賦予敦煌壁畫全新的生命力。莫高窟第254窟《舍身飼虎圖》、莫高窟第257窟《九色鹿本生圖》、莫高窟220窟《觀無量壽經變》、
周瑛瑾為現代意象浪漫主義畫家,受齊白石、李可染等的繪畫影響,取法傳統中國哲學“天人合一”“自然”“無為而有為”的思想,又不循傳統,作品思想上提出“應形象物”,與幾千年“應物象形”相對應,將中國傳統水墨的筆、墨、色在宣紙上交互相生中探索了一種繪畫的新語言,采用了一種新的藝術表現形式,打破了傳統中國水墨畫的一貫表現形式,從
本書收錄李瑞中國畫作品70余幅。李瑞現任長沙畫院副院長,長沙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客座教授,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協會會員。吳悅石先生入室弟子。李瑞是青年花鳥畫家中的翹楚者,李瑞是詩意生活的繪就者,李瑞是師古人師造化的踐行者。在花鳥畫的創(chuàng)作上,李瑞既擅長工筆又兼寫意,在秩序的嚴整中有著蕭散之氣。李瑞的繪畫是從工
本書為清乾隆皇帝命宮廷畫家王炳繪,仿宋代著名山水畫大家趙伯駒的《桃源圖》。原系青綠山水長卷,完整再現了陶淵明《桃花源記》的全部故事情節(jié)。畫中群山逶迤,清溪映帶,桃花燦爛,林木蔥翠,一派春日江南美景。全卷畫有人物45位,姿態(tài)、動作各異,將桃源中人怡然自得的田園生活以及好客熱情充分表現出來。畫家繼承了趙伯駒青綠山水的藝術風
本書取材于清代畫家孫溫所繪一百二十回《紅樓夢》大型冊頁畫。原畫為絹本、推篷裝,畫面高43.3公分,寬76.5公分,計240幅,現藏旅順博物館,國家一級文物。自2004年始,該畫冊曾在國家博物館等公開展出,是迄今可以看到的繪制年代最早、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紅樓夢》題材繪畫,真實再現了畫作濃郁潤澤、光華絢爛的色彩。此卷
本書收錄易斌先生近40年的代表作品約200余件,通過作品編年的方式展示創(chuàng)作軌跡,通過批評家評論文章、藝術家生前自述以及藝術家年表等相關文獻資料,闡述創(chuàng)作探索思路與發(fā)展。易斌不喜歡千篇一律和似曾相識的平淡,他發(fā)自內心,并將自己的感受推向極至。作品中的符號元素,感性的色彩、獨特率性的筆觸、藝術家堅持的某些形象,都記錄了他特
本畫集收錄了滿新建先生的工筆花鳥、人物、山水作品200余幅。較為全面的展現了滿新建先生的繪畫藝術。滿新建尤其擅長重彩工筆花鳥,兼有宋代院體畫的嚴謹工整、清代沒骨花鳥的清新脫俗和現代光影技法,清麗典雅,恬靜柔和。滿新建的筆墨獨具風格,既有傳統中國畫筆法和墨法的運用,又在此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他擅長運用墨色豐富的變化渲染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