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內容包括:三大家族瓜分晉國、秦國變法、孫臏與龐涓、燕國禪讓、東西連橫·和秦聯盟、南北合縱·抗秦聯盟、楚漢相爭、劉邦殘殺功臣、漢匈關系、、南越帝國、西漢王朝奪嫡惡斗、七封國之亂、西南夷、劉武奪嫡、張騫發(fā)現西域、淮南國及衡山國大獄、西漢匈奴激戰(zhàn)、征服兩越、劉徹患神怪癥、征服朝鮮、燕蓋政變、巫蠱恐怖、霍光廢君立君、匈
本書敘述了彝族歷史上對彝族傳統(tǒng)文化傳承做出了突出貢獻的魏勒邱普、提畢乍姆、阿蘇拉者等著名畢摩大師的生平事跡,講述了他們在不同時期為畢摩文化的發(fā)展與傳承做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畢摩原生文化是彝族族源認同的文化基石,將分散在不同地區(qū)、不同支系的彝族人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南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閩江上游,俗稱閩北,地處浙江、江西、福建三省交界處。南平歷史悠久、資源豐富、生態(tài)優(yōu)美、物華天寶、人文薈萃,南平還是革命老區(qū)、福建革命策源地之一,是福建最早建黨、最早舉起武裝斗爭旗幟、較早建立紅色政權的地區(qū)之一,是中央蘇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全書綜述1995年到2005年期間南平地區(qū)的綜合發(fā)展情況。
《北京舊志集成·平谷志輯》收錄歷代官修平谷縣志,包括《[康熙]平谷縣志》三卷、《〔雍正〕平谷縣志》三卷、《〔乾隆〕平谷縣志》三卷、《平谷縣志》六卷、《平谷縣志》四卷、《平谷縣志料》六卷等,采用線裝形式出版,該書即是研究平谷的歷史、文化、地理、人文的寶貴資料,也是收藏和再生性保護的重要方式,不僅較為完整地對北京地區(qū)傳承至
本書選編自國家圖書館海外征集的有關日軍化學戰(zhàn)和細菌戰(zhàn)的英文檔案文獻,主要內容包括:(1)日軍策劃或實施的細菌戰(zhàn)攻擊,地點涉及中國及東南亞等地區(qū);(2)日軍針對戰(zhàn)俘的暴行及進行細菌試驗的情況,包括對奉天戰(zhàn)俘營、山口本治等人、相模原陸軍醫(yī)院等事件、人物、機構的調查文件;(3)日軍進行的人體試驗報告;(4)對日軍細菌武器及細
本書共十卷,內容包括:封域志、建置志、漕運志、賦役志、學校志、官師志、選舉志、人物志、風土志、藝文志。
《九一八事變機密軍事檔案·關東軍卷》是一部關于日本侵華史料的文獻叢書,全四卷,收入了從1931年9月18日至1933年5月日本關東軍侵占我國東北全過程的軍事密檔。前三卷,收入了關東軍1931年發(fā)動九一八事變侵占遼吉黑三省的檔案,第四卷收入1933年3月5日侵占熱河,突破長城,占領冀東的檔案。第一卷和第二卷已出版,取得良
本書對散見于臺灣報章雜志上關于廈門近代歷史文字記載的匯編,時間段為:自1872年后至1945年。約30冊,收集的歷史資料按報刊、雜志和檔案進行分類、按年度進行編排,再進行標點整理,部分為日文漢譯。分為《臺灣地區(qū)存留史料集刊》、《大陸地區(qū)存留史料集刊》和《海外地區(qū)存留史料集刊》三個系列。此舉全為廈門地方歷史資料的充實,尤
偽滿時期地方文獻是長春市圖書館特藏文獻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由解放前歷史遺留下來的偽滿時期滿蒙地方文獻組成。文獻語種以日文為主,兼有少量中文、滿文。其中偽滿時期各政府機關所出版的刊物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書從中篩選出偽滿協(xié)和會的檔案資料,主要以“全國”聯合協(xié)議會記錄為主,各地方協(xié)和會記錄為輔,兼有協(xié)和會相關圖書,共計1500
《輯補舊五代史》并不是對現有通行本的?、修訂或注解,用陳智超先生的話來說,《輯補舊五代史》是從原典出發(fā),從《永樂大典》《通歷》《資治通鑒》《冊府元龜》等史籍中,輯出屬于薛本《舊五代史》的部分,重新完成一部較之現有通行本更加接近薛史的《舊五代史》!遁嬔a舊五代史(共10冊)(精)》的出版,無論從古籍整理領域還是文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