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至錄》是貴陽人盧戊原、永寧人吳寅邦等輯錄周夔詩文及宦地文人唱和的作品集。周夔字竹樓,江蘇吳縣(今蘇州)人。清道光三十年由監(jiān)生選貴州永寧(今關嶺)知州。咸豐元年調黃平州。咸豐九年升安順府知府。咸豐十年去世。該書共分7冊,并未整體分卷,僅在前六冊內分永寧卷二卷、黃平一卷、郎岱一卷、銅仁一卷。前六冊收錄了大量的永寧、銅仁
本書為貴州甕安傅玉書、傅汝懷父子所撰貴州詩文集四種。分別包括傅玉書撰《黔風》十二卷、《黔風舊聞錄》六卷、《黔風鳴盛錄》十八卷及傅汝懷撰《黔風演》四卷。傅氏父子所撰此《黔風》四種傳世稀少,目前貴州省內已經無全本,多方訪求而來,《黔風》《黔風鳴盛錄》使用國家圖書館藏清刻本、《黔風舊聞錄》用湖南圖書館藏清刻本,《黔風演》用貴
本書為精裝影印本。作者徐楘(1797—?),字鼎梅,一字桂生,號蔗塘居士,別號一真。全書共六十七卷。收錄明清貴州詩人四百四十六位、詩歌六千馀首。體例較前之貴州詩歌總集頗有創(chuàng)新,其開列詩人姓名、官職、出身、字號、謚號等,姓名之下又用雙行小字標出詩歌數量。開后之《播雅》《黔詩紀略》《桐梓耆舊詩》等體例之濫觴。本次《貴州文庫
《施注蘇詩》四十二卷,宋蘇軾著,宋施元之、顧禧注,此次出版的是清莫友芝批校本!妒┳⑻K詩》是蘇詩的一個重要注本,共十冊,除施氏所注蘇詩四十二卷外,還包括續(xù)補遺詩二卷,共收錄蘇軾詩歌兩千六百余首,按照編年的形式排列,每卷開始都注明創(chuàng)作詩歌的時間或背景,收錄詩歌內容豐富!妒┳⑻K詩》曾為清代著名詩人、版本目錄學家莫友芝所藏
本書為線裝古籍影印。由唐代現實主義大詩人杜甫著。版本為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南宋寶慶元年(1225)廣東漕司刊本(有配抄、配補),又名“漕臺本”,是現存最早的杜甫詩歌注本之一,版刻明朗大氣,初為蝴蝶裝。宋寶慶元年廣東漕司刊本《新刊校定集注杜詩》,最早見于宋人陳振孫所編《直齋書錄解題》,惟著錄時題作《杜工部詩集注》,之后便絕跡
本書內容講述:詩至唐而極盛,詩至杜而集大成,杜至宋而尊稱為“圣”!扒Ъ易⒍拧,雖是夸大之詞,但亦可窺兩宋注杜之盛。宋人對杜集的編集、補遺、增校、注釋、批點、集注、編年、分體、分類、用韻、集杜、和杜諸方面,可謂不遺余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豐碩成果。歷經滄桑,今存宋刻杜集注本僅有十數種,而蔡夢弼撰《杜工部草堂詩箋》流傳頗廣
本書是編者經過十余年從多種別集、總集、詩話、文體論著等典籍中輯錄而來,共收雜體詩詞一千八百余首,涉及作者六百余家。根據漢字的聲韻和形體特點,對所收錄作品分類整理。共分四聲,雙聲疊韻,聲母詩、韻母詩,短柱,藏頭,攢三、攢五,離合體,神智體,聯邊,口字詩,筆畫,反正體,迭字,頂真,限體,通貫十六大類。各類別內部以時代為序收
本書由紀寶成教授自選個人詩詞100首,由牛維麟教授書寫,匯集而成。這本書既是詩詞與書法兩種藝術形式的完美結合,也是兩位作者數十年深厚友誼的結晶。通過這本書,讀者不僅能欣賞到詩詞與書法的融合之美,感受到當代教育管理者的文化藝術素養(yǎng),還能體味到醇厚綿遠的歲月情懷。
《西湖之光——詩書畫印大展作品集》由省政協原副主席、詩書畫之友社理事長孫文友主編。該作品集匯聚了浙江省內眾多書法、國畫名家的作品,旨在通過書法、國畫的形式,向廣大讀者展示、宣揚傳統(tǒng)文化。該書是一部集藝術性和欣賞性為一體的書畫集,不僅書法、繪畫優(yōu)美,而且圖書本身的設計、裝幀也非常精美、大氣。該書依托“西湖之光——詩書畫印
本書卷一第一葉版心下鐫“信鉛暢叔仁刊”6字,信鉛為信州鉛山縣之簡稱。鉛山、上饒宋時均屬信州。全書均采用行書寫刻上版,筆墨飛舞,字畫圓潤秀麗,疏朗悅目,獨樹一幟,是元代刻書中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