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道衡文集》將曹道衡先生的學術成果首次系統(tǒng)整理出版,供學術界參考。文集分十卷。一至三卷為論文集。卷一為《中古文學史論文集》(合并原《中古文學史論文集續(xù)編》中不重出篇目),卷二維《中古文史叢稿》,卷三為《漢魏六朝文學論文集》。這些文章鉤沉索隱,考證嚴密,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也是曹先生*為看重的著作。四至七卷為文學史專著
《古本戲曲叢刊》(以下簡稱《叢刊》)第六集於二〇一六年出版後,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積極投入到第七集的編輯工作中,曾先後召開了兩次《叢刊》七集的選目編纂會。經(jīng)過兩年多的不懈努力,第七集終於面世。這套編輯時間長達六十多年的大型叢書,離最終完成又跨進一步,這是值得我們高興的事。 《叢刊》第七集的出版繼續(xù)
馮玉奇于1918年左右生于浙江慈溪,筆名左明生、海上先覺樓、先覺樓,曾署名慈水馮玉奇、四明馮玉奇、海上馮玉奇。據(jù)說他畢業(yè)于浙江大學(一說復旦大學)。1937年九一八事變后寄居上海,感山河破碎,國事蜩螗,開始寫作小說以抒懷。其處女作為《解語花》,由上海春明書店出版。出版后旋即由東方書場改編為同名話劇,演出后轟動一時。那時
民國通俗小說典藏文庫(馮玉奇卷 第1輯 套裝共28冊)
顧明道武俠創(chuàng)作頗多,多半以愛國或民族思想為寄托,因此很受到歡迎。其武俠小說作品可與向愷然、趙煥亭并論,并譽其為“武俠則有聲有色,寫社會則入情入理,記事則惟妙惟肖,言情則可歌可泣!彼簧鷦(chuàng)作武俠作品共計十八部,代表作《荒江女俠》曾被改編成戲劇又拍成電影。他在書中所用的單一觀點(主觀筆法)卻是打破古典小說的寫作方法,開創(chuàng)
《藝術之宮》:《藝術之宮》講述了少女李秀兒的遭遇。李秀兒家境貧寒,父親李三勝原以在街頭!肮泶蚣堋睘樯瑓s不料得病。在鄰居幾位姑娘的介紹下,李秀兒瞞著父親到藝術學校當裸體女模特兒,同時還到學校老師組織的藝術之宮中當模特兒,生活得到改善。但李三勝知道李秀兒的工作后,十分生氣,棄家離去,拾起耍“鬼打架”的舊業(yè),卻累死在街頭
他來自山野林間,他是一個普通的獵人,但卻有著一位極具傳奇性的父親! 他無意名揚天下,他不愛江山只愛美人,但時勢卻將他造就成一段武林的神話! 他無意爭霸天下,但他為了拯救天下蒼生于水火,而成為亂世中可怕的戰(zhàn)士! 他就是——蔡風! 北魏末年,一位自幼與獸為伍的少年,憑著武功與智慧崛起于江湖,他雖無志于天下,卻被亂世
《道德經(jīng)闡微》是對中國古典哲學名著《道德經(jīng)》的全面解讀,同時融入作者入道門數(shù)十載的切身感悟,為廣大讀者層層挖掘“萬經(jīng)之王”的精深與微妙。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學習《道德經(jīng)》的歷程,像一盞明燈,為喜歡《道德經(jīng)》的廣大讀者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本書先列原典,后附、注釋,再通篇加以詳細解析,再從原文中提煉出老子思想的精髓,經(jīng)過深入淺出
《校訂元明雜劇事往來信札(套裝共6冊)》起自民國廿八年四月廿四日,止于民國廿九年元月三十日,真實反映、記錄了張元濟、王季烈、鄭振鐸和姜殿揚等相關人士圍繞也是園舊藏虞山丁氏元明雜劇整理出版的問題進行斟酌、商議的始末,是研究商務印書館和中國戲曲史的珍貴文獻資料。
本書收錄《李太白集》19種海內(nèi)外珍貴版本,其中宋刻本1種,元刻本1種,明刻本6種,清刻本5種,朝鮮刻本4種,日本刻本2種。這些版本均為首次在內(nèi)地出版,具有珍貴史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