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太玄是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教育家、政論家和詩人。他發(fā)起創(chuàng)立少年中國學會,影響很大。建國后歷任四川大學理學院院長、中科院編譯局局長、科學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等。他的日記反映了其一生幾個重要階段的讀書、工作和交游情況,并且包含著大量的詩歌創(chuàng)作,后附他的書信數(shù)十封,具有較高的史料研究價值。
本書收錄了蔣孔陽先生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美學研究專著、譯著、美學論文。除學術著述外,蔣先生的散文、隨筆、日記和書信也匯編其中。
康有為(一八五八—一九二七),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更生,廣東南海人,世稱“康南!,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書法家,在思想、政治、書法等領域革故鼎新,開宗立派,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著有《新學偽經(jīng)考》《孔子改制考》《戊戌奏稿》《大同書》《康南海先生詩集》等。 大象出版社本次推出的《康有為手稿》,是
康有為(一八五八—一九二七),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更生,廣東南海人,世稱“康南!保侵袊乃枷爰、政治家和書法家,在思想、政治、書法等領域革故鼎新,開宗立派,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著有《新學偽經(jīng)考》《孔子改制考》《戊戌奏稿》《大同書》《康南海先生詩集》等。 大象出版社本次推出的《康有為手稿》,是
《任繼愈文集》將任繼愈先生一生的學術思想和研究成果進行系統(tǒng)整理和總結,為后人學習與研究先生的思想提供系統(tǒng)性的學習與參考資料。共分八編:宗教學與科學無神論研究;中國哲學史研究;佛教研究;儒教研究;道教研究;論古籍整理;史學研究;雜著。全書十冊,共計500萬字?
姜椿芳一生著作等身,創(chuàng)作時間跨度從20世紀30年代到80年代,涉及領域廣泛,涉及語種豐富,散見于各類報刊、圖書,從未系統(tǒng)整理出版過。今年是姜椿芳誕辰100周年,為比較全面系統(tǒng)地展示姜椿芳的創(chuàng)作和翻譯成就,我們對這些著譯成果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地搜集、整理,編輯出版了這套《姜椿芳文集》。 《姜椿芳文集》共約
本書是《學術與政治之間》的補編合集,匯集了作者發(fā)表在各類報刊雜志上的文章,主要是對中國古今之歷史、政治思想、文化思想等各類問題進行討論,從中國傳統(tǒng)儒家思想和視角,提出理論闡述和評說。
《浙江潮》雜志探究中國歷史進程,傳播進步思想,從多個層面推進中國的發(fā)展,涉及政治、軍事、科技、人文等領域。該書是晚清時期留學日本的中國學生思想發(fā)展和留學史的重要資料。
《河南》雜志第一期于1907年12月20日出版發(fā)行,1908年12月20日出版發(fā)行第九期,總共發(fā)行九期。劉積學任主編,張鐘端為總經(jīng)理,曾昭文、李炯齋、余誠、潘印佛、王傳琳、劉師培等人負責撰寫、組稿編輯和發(fā)行。雜志重要撰稿人:魯迅(新文化運動的主將)、周作人(新文化運動的主將)、蘇曼殊(近代作家、詩人、翻譯家,革新派的文
《矚望新軸心時代:在新世紀的哲學思考(豪華裝典藏本)》中還收入6篇我為前輩及友人著述所寫的序言,讀者或可從這些序言中看到我思考問題的路子。為什么我特別關注中國的經(jīng)學?蓋“五經(jīng)”(或“六經(jīng)”)是中國文化的源頭,它是夏、商、周三代重要的歷史文獻,深深植根于五千年中華文明的傳統(tǒng)之中,代代相傳發(fā)展到今天。我為什么特別關注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