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nèi)容包括邢臺泉水綜述、邢臺泉水成因、泉水名錄、泉水的歷史變遷、泉城文化等。詳細介紹每一眼泉水的泉名、位置、泉景觀、歷史記載、泉水演變、泉文化、建筑碑刻、圖片資料等方面內(nèi)容,本書還繪制收入邢臺百泉泉域圖、泉水示意圖等。全書集資料性、文獻性、工具性于一體,是一本深入了解邢臺泉域文化的工具書和文獻資料。本書的出版有利于邢
本書全面記錄了云南風土人情,內(nèi)容涉及地理、礦產(chǎn)、水文、氣象、動物、植物、文化、經(jīng)濟、歷史、民族、宗教、風俗等方面。
本圖書是廣東省自然村落歷史人文普查項目主要成果之一的“全粵村情”叢書中的湛江市遂溪縣卷(三)。湛江市遂溪縣卷(三)主要記錄了遂溪縣界炮鎮(zhèn)、楊柑鎮(zhèn)2個鎮(zhèn)302個自然村的普查文稿的地理地貌、歷史、經(jīng)濟、建筑、文化風俗等方面的基本情況,共計圖片916幅。內(nèi)容翔實,圖文并茂。
本書用精美的圖片配以簡短的說明文字展示中國歷代長城之美,所涉及的內(nèi)容在時間上幾乎覆蓋了中國歷史上修建長城的12個歷史時期,空間上覆蓋了我國長城沿線15個省區(qū)市。本書共分為四個章節(jié):第一章戰(zhàn)國長城,內(nèi)容包括齊、楚、燕、韓、趙、魏、秦、中山、魯?shù)戎T侯國修建的長城;第二章秦漢長城,內(nèi)容包括秦始皇長城及漢長城;第三章南北朝至元
\"國務院于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開展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編制出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地名詞典》(以下簡稱《詞典》)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領導同志“邊普查、邊應用”指示要求,及時發(fā)布并推動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査成果社會應用的重要舉措。地名詞典是以地名為收錄對象的工具書,匯輯政區(qū)、山水、名勝、交通等各類地名,能夠為地理信息
《大明一統(tǒng)名勝志》亦名《輿地名勝志》,系明代福建士人曹學佺編纂的一部大型地理志書。該書詳細記載了各地州縣的歷史沿革、山川湖泊、名勝古跡等,內(nèi)容豐富,資料翔實,是明代方輿類著述的代表之作。具體內(nèi)容,以明代兩京十三布政使司為綱,依次分布如下:北直隸十二卷、南直隸二十卷、山西省八卷、陜西省十三卷、河南省十二卷、山東省九卷、江
《中國古代輿圖資料整理與研究》——下冊(原名《明清輿圖資料匯編》)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領導小組《2011—2020年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重點項目分冊之一。本項目大規(guī)模地披露了150多種800多幅國內(nèi)稀見的中國古地圖,創(chuàng)新性地將古地圖圖像與文字的整理、研究結合在一起,并創(chuàng)建中國古地圖典籍數(shù)字化資源
《清代木蘭行圍檔案(5冊)》是清代喀喇沁三旗關于清代木蘭圍場的檔案。木蘭圍場,是滿語、漢語的混稱。木蘭是滿語“哨鹿”的意思。木蘭圍場是清代世界最大的皇家獵苑,曾以規(guī)模宏大的木蘭秋狝而顯赫一時,也成為清朝皇帝“歲舉秋狝大典”,進行軍事活動和行圍綏武之地。本套書反映了清朝蒙古盟旗木蘭圍場管理及備辦皇家秋狝事宜歷史,對研究清
故宮是一個偉大而神秘的存在。論其偉大,故宮作為世界范圍內(nèi)規(guī)模極其龐大、保存極為完善的古建筑群,見證了中國歷史的興衰變遷,是中華文化的文明象征和璀璨結晶。談其神秘,我們今天所能觀覽到的規(guī)模宏偉的建筑群落遠非故宮的完整體,不少區(qū)域依然未對公眾開放。而位于中國古代權力中樞的故宮也有太多的歷史過往和未解之謎等待進一步研究與探尋
本叢書旨在回顧近兩百年來中國古代經(jīng)典文獻英譯史的全貌,在海外漢學的研究視角下探究中國古代文化傳播及東西方文明互鑒。本叢書挑選在絲綢之路上傳播的中國古代經(jīng)典文獻的英譯成果,對其價值、譯者翻譯成就、英譯文獻特色以及譯作的歷史影響等方面進行研究。本叢書對《海國圖志》《真臘風土記》《穆天子傳》《佛國記》《大唐西域記》《諸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