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推動中國神經科學研究的迅速發(fā)展,并提高該領域實驗研究水平,科學出版社購買了Springer出版社出版的Modern Techniques in Neuroscience Research(U.Windhorst,H.Johansson主編)的翻譯版權。科學出版社生命科學編輯部特委托復旦大學神經生物學研究所趙志奇教授和第四軍醫(yī)大學陳軍教授牽頭組織海內外工作在神經科學前沿的華人神經科學研究者參加本書的翻譯工作。原英文版書共1312頁,包括45章,涵蓋了神經科學研究領域從分子到行為,從動物到人腦功能所涉及的全部實驗技術方法。經過參加翻譯、校閱、稿件處理人員和科學出版社生命科學編輯部同仁的共同努力,中文版《現(xiàn)代神經科學研究技術》即將問世,這部技術方法大全將成為海內外華人基礎神經科學和臨床神經科學工作者、博碩士研究生和生物醫(yī)學本科生有參考價值的工具書。
全書45章概括起來可以提煉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內容:①以神經元結構與功能為主的檢測技術,包括神經組織的傳統(tǒng)染色方法、基因表達和蛋白合成檢測方法、神經干細胞的分離鑒定和培養(yǎng)移植技術、神經元活動的各種體內外電生理記錄技術和光學測定技術。②神經元與神經網絡信息編碼理論模型以及線性與非線性分析。③外周和中樞神經損傷修復技術、細胞與組織移植技術。④現(xiàn)代人體肌電信號和運動控制生物力學解析技術、人體神經纖維微電極記錄技術。⑤腦功能成像技術,包括光學成像技術、腦電圖、腦磁圖、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和正電子發(fā)射斷層掃描成像技術等。⑥人體心理物理檢測技術和實驗動物的行為學分析等。
由于本書內容繁多、涉及面廣、工作量大,所以直接參加翻譯的有50余人,此外為了保障本書的翻譯質量,我們又聘請了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專家和相關專業(yè)的專家參加校閱工作,在此我們對他們?yōu)楸緯瞰I出的寶貴時間和精力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感謝中國神經科學學會和中國生理學學會對本工作的大力支持和鼓勵,感謝科學技術部對我國神經科學研究的重點支持,本書得到“973”計劃“腦功能和腦重大疾病的基礎研究”項目(G1999054000)和“腦功能的動態(tài)平衡調控”項目(2006CB500800)的部分經費支持。也特別感謝周專教授在早期為能夠將本書的英文版早日翻譯成中文版所做出的努力。
謹以此書奉獻給熱愛中國神經科學事業(yè)并為之做出卓越貢獻的前輩們!
中譯本序
譯者前言
第一章 細胞學染色技術
緒論
實驗方案1 固定、切片和包埋
實驗方案2 超微結構
實驗方案3 Golgi法
實驗方案4 單個神經細胞標記法
第二章 神經系統(tǒng)中基因表達的差異顯示技術及系列分析技術的應用
緒論
實驗方案1 差異顯示:實用的方法
實驗方案2 基因表達的系列分析(SAGE)
實驗方案3 錨定酶消化cDNA
實驗方案4 結合磁珠
實驗方案5 加入接頭
實驗方案6 標簽酶消化釋放標簽
實驗方案7 補平標簽
實驗方案8 連接為雙標簽
實驗方案9 雙標記簽的PCR擴增
實驗方案10 雙標簽的分離
實驗方案11 串聯(lián)體化
實驗方案12 克隆串聯(lián)體
實驗方案13 測序
結果
疑難解答
評價
第三章 神經元樹突和軸突蛋白合成的檢測方法
緒論
實驗方案1 培養(yǎng)神經元原位雜交技術
實驗方案2 電鏡原位雜交技術
實驗方案3 單細胞mRNA差異顯示
實驗方案4 樹突和軸突中mRNA的功能意義:離體神經突起的代謝性標記
實驗方案5 mRNA的細胞內注射
第四章 培養(yǎng)單神經元的光學記錄技術
緒論
概述
材料
步驟
結果
故障排除
注釋
第五章 活體動物中神經元電活動:細胞外和細胞內記錄
緒論
實驗方案1 常見電生理記錄技術的設施、條件和數(shù)據(jù)采集
實驗方案2 細胞外記錄
實驗方案3 尖電極細胞內記錄
實驗方案4 胞內記錄與示蹤劑注射
評價和疑難解答
總結
附錄
第六章 單個神經元的電活動:膜片鉗技術
緒論
材料
步驟
結果
注釋
應用
第七章 微電泳和壓力注射技術
緒論
實驗方案1 微電泳
實驗方案2 微壓力注射
評價
第八章 神經元建模原理導論
緒論
建模的基本原理
樹突模型的表達式
離散樹突樹方程
矩陣方程的形式解
離散電纜方程的解
發(fā)生獨立和相關隨機放電串
等價電纜的構建
普適分割室模型
譜方法
無分叉樹突樹的譜解和解析解
分叉樹的譜和精確解
第九章 神經系統(tǒng)體外模型的制備
緒論
體外模型
整體腦組織模型的制備
腦片模型
離體腦組織功能的決定因素
結論
第十章 中樞神經系統(tǒng)培養(yǎng)技術:雞胚神經元培養(yǎng)的實際操作
緒論
概要
材料
步驟
結果
問題解答
注釋
應用
供應商
第十一章 神經干細胞的分離、鑒定和移植
緒論
概要
材料
步驟
結果
問題解答
注釋
應用
第十二章 神經元環(huán)路的體外重建:建立一種簡單模型系統(tǒng)的方法
緒論
概要
材料
步驟
結果
結論
第十三章 周圍神經和雪旺細胞移植促進中樞神經系統(tǒng)軸突再生
緒論
實驗方案1 周圍神經移植物的獲取及移植入中樞神經系統(tǒng)
實驗方案2 雪旺細胞導管
第十四章 嚙齒類動物中樞神經系統(tǒng)移植
緒論
概述
實驗方案1 胚胎中樞神經組織的分離
實驗方案2 細胞/組織的制備
實驗方案3 成體移植
實驗方案4 新生動物的移植
實驗方案5 胚胎移植
第十五章 組織染色方法
緒論
實驗方案1 構筑學
實驗方案2 神經通路學
實驗方案3 組織化學方法:神經化學和功能神經組織學,包括神經元的分子生物學
實驗方案4 外周神經系統(tǒng)銀染方法
第十六章 腦片中群體神經元的光學記錄
緒論
概要
材料
步驟
結果
問題解答
注釋
第十七章 神經元群體電活動的記錄
緒論
實驗方案1 多單元記錄
實驗方案2 數(shù)據(jù)分析及結果舉例
第十八章 脈沖放電序列與時域采樣序列的時域和頻域分析
緒論
第一部分 神經元脈沖放電序列的時域分析
第二部分 頻域分析
第三部分 信號間的相關性
第四部分 多元分析
第五部分 相關性分析擴展——組合譜和組合相關
第六部分 用極大似然法研究神經元間的相互作用
第十九章 感覺信息的信息理論分析
緒論
概要
神經編碼
信息理論的基礎
隨機連續(xù)時間信號
連續(xù)時間信號的信息傳輸
信息傳輸?shù)姆椒?
概要:可行的步驟
信息速率的上限和編碼效率
肌梭:實驗和模擬結果
結論
第二十章 神經元簡單網絡的信息理論分析
緒論
理論
步驟和結果
注釋
第二十一章 線性系統(tǒng)描述
緒論
第一部分 穩(wěn)態(tài)線性系統(tǒng)
第二部分 動態(tài)線性系統(tǒng)
第三部分 線性系統(tǒng)的物理成分
第四部分 Laplace和Z變換
第五部分 系統(tǒng)辨識和參數(shù)估計
第六部分 神經系統(tǒng)控制的建模
第七部分 用線性描述工具對非線性系統(tǒng)建模
總結
第二十二章 神經元系統(tǒng)的非線性分析
緒論
概述
步驟
結果
第二十三章 運動協(xié)調模式的動力學穩(wěn)定性分析
緒論
第一部分 穩(wěn)態(tài)方法
第二部分 非穩(wěn)態(tài)分析
第三部分 相空間重構
結束語
第二十四章 從實驗數(shù)據(jù)時間序列中檢測混沌和分形特征
緒論
第一部分 理論背景
第二部分 檢測步驟和檢測結果
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