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經(jīng)典散文/大家經(jīng)典》收文38篇。
徐志摩作品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象豐富,意境優(yōu)美,神思飄逸,富于變化,并追求藝術(shù)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shù)個性。其散文也自成一格,散文《自剖》《想飛》《我所知道的康橋》《翡冷翠山居閑話》等都是傳世的名篇。作為新月派的代表人物,其散文也充滿音樂美、建筑美、繪畫美,作品細(xì)致優(yōu)美,很有詩歌韻味,是濃得化不開的浪漫,充斥在徐志摩作品當(dāng)中的還有其中西方交融下的思想意識。作品也涉及一些人物小品,讀來真實生動,作品中提到一些關(guān)于家庭觀念和社會觀念的對比,讓人在讀書中受益。
《徐志摩經(jīng)典散文/大家經(jīng)典》分三輯:落葉與秋的自剖、歐游漫錄、志摩隨筆,收文38篇,包括《印度洋上的秋思》《北戴河海濱的幻想》《謁見哈代的一個下午》《意大利的天時小引》《我們看戲看的是什么?》《一個行乞的詩人》等。文章透露出作者徐志摩輕煙似的淡淡哀愁,以及濃得化不開的浪漫情懷。
這是我的散文集,一半是講演稿:《落葉》是在師大,《話》在燕大,《海灘上種花》在附屬中學(xué),講的!肚嗄赀\動》與《政治生洗與王家三阿嫂》是為始終不曾出世的“理想”寫的;此外三篇——《論自殺》,《列寧忌日——談革命》,《守舊與“玩”舊》都是先后在晨報副刊上登過的。原來我想加入的還有四篇東西:一是《吃茶》,平民中學(xué)的講演,但原稿本來不完全,近來幾次搬動以后,連那殘的也找不到了;一是《論新文體》,原稿只剩了幾頁,重寫都不行;還有兩篇是英文,一是曾登《創(chuàng)造月刊》的《藝術(shù)與人生》,一是一次“文友會”的講演——Personal Improssions of II.G.Wells,Edward Carpenter,and Ka therine Mansfield,——但如今看來都有些面目可憎,所以決意給割了去。
我的懶是沒法想的,要不為有人逼著我,我是決不會自己發(fā)心來印什么書。促成這本小書,是孫伏園兄與北新主人李小峰兄,我不能不在此謝謝他們的好意與助力。
這書的書名,有犯抄襲的嫌疑,該得聲明一句!堵淙~》是前年九月間寫的,去年三月歐行前伏園兄問我來印書,我就決定用那個名字,不想新近郭沫若君印了一部小說也叫《落葉》,我本想改,但轉(zhuǎn)念同名的書,正如同名的人,也是常有的事,沒有多大關(guān)系,并且北新的廣告早一年前已經(jīng)出去,所以也就隨它。好在此書與郭書性質(zhì)完全異樣,想來沫若兄氣量大,不至拿冒牌頂替的罪名來加給我吧。末了,我謝謝我的朋友聞一多,因為他在百忙中替我制了這書面的圖案。
上面是作者在這篇序里該得聲明的話;我還想順便添上幾句不必要的。我印這本書,多少不免躊躇。這樣幾篇雜湊的東西,值得留成書嗎?我是個為學(xué)一無所成的人,偶爾弄弄筆頭也只是隨興,那夠得上說思想?就這書的內(nèi)容說,除了第一篇《落葉》反映前年秋天一個異常的心境多少有點分量或許還值得留,此外那幾篇都不能算是滿意的文章,不是質(zhì)地太雜,就是筆法太亂或是太松,尤其是《話》與《青年運動》兩篇,那簡直是太“年輕”了,思想是不經(jīng)爬梳的,字句是不經(jīng)洗煉的,就比是小孩拿木片瓦塊放在一堆,卻要人相信那是一座皇宮——且不說高明的讀者,就我這回自己?吹臅r候,也不免替那位大膽厚顏的《作者》捏一大把冷汗!
我有一次問顧頡剛先生他一天讀多少時候書。他說除了吃飯與睡覺!我們可以想象我們“古史辨”的作者就在每天手拿著飯箸每晚頭放在枕上的時候還是念念不忘他的“禹”與他的“孟姜女”!這才是做學(xué)問;像他那樣出書才可以無愧。像我這樣的人那里說得上?我雖則未嘗不想學(xué)好,但天生這不受羈絆的性情,一方在人事上未能絕俗,一方在學(xué)業(yè)上又不曾受過站得住的訓(xùn)練,結(jié)果只能這“狄來當(dāng)”式的東拉西湊;近來益發(fā)感覺到活力的單薄與意識的虛浮,比如階砌問的一凹止水,暗澀澀的時刻有枯竭的恐怖,那還敢存什么“源遠(yuǎn)流長”的妄想?
第一輯 落葉與秋的自剖
序
落葉
想飛
印度洋上的秋思
我的祖母之死
北戴河海濱的幻想
悼沈叔薇
傷雙括老人
自剖
我的彼得
家德
秋聲
第二輯 歐游漫錄
給陸小曼——代序
巴黎的鱗爪
泰戈爾
謁見哈代的一個下午
海灘上種花
歐游漫錄
意大利的天時小引
翡冷翠山居閑話
羅曼羅蘭
我所知道的康橋
這是風(fēng)刮的
吸煙與文化
第三輯 志摩隨筆
雨后虹
泰山日出
我們看戲看的是什么?
天下本無事
迎上前去
零碎
話匣子(一)——《漢姆雷德》與留學(xué)生
話匣子(二)——一大群騾;一只貓:趙元任先生
再談管孩子
丑西湖
天目山中筆記
海粟的畫
年終便話
一個行乞的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