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fā)的經濟學研究——基于上海弄堂文化的研究
定 價:18 元
- 作者:王松華 等編著
- 出版時間:2009/10/1
- ISBN:9787811385069
- 出 版 社: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K295.1
- 頁碼: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
- 開本:大32開
保存和發(fā)展,這對在我們語言中常常被聯(lián)用的詞語,在現(xiàn)實中表現(xiàn)出的卻又常常是難以聯(lián)用的矛盾和困惑。
同樣,與我們相依相伴的文化,哺育著我們心靈和習性的文化,很多時候卻被我們認作為發(fā)展的羈絆。
為了過上舒適的現(xiàn)代生活,我們不僅改變了服裝、發(fā)形、語言、神情,也改變了我們的家具、住房,甚至改變了已經看倦了的山川與河流、城市和鄉(xiāng)村……
為了更加快速地發(fā)展,我們懷著憧憬和熱情,毫不猶豫地拆除著舊時的記憶,夷平著殘留的歷史,直到有一天我們從遠方歸來,卻在嶄新得發(fā)亮的城市中再也尋不著回家的路。
中年以上的上海人,許多都是在弄堂里出生和長大的。弄堂曾經是多少代上海人童年的游樂園,成年的社交場,夏夜的納涼處,里面不光保存著幾代上海人的記憶,也裝載著這座城市的幾許故事和情懷。
1 導言
1.1 研究緣起
1.2 研究內容
1.3 研究目的與意義
1.3.1 為保護、傳承地方文脈與民族文化探索延續(xù)與拓展的新途徑
1.3.2 為挖掘、提升現(xiàn)代城市規(guī)劃設計與旅游開發(fā)的文化品位探尋理論指導
1.3.3 為豐富、完善城市規(guī)劃設計學的理論與實踐拓展新的領域
1.3.4 促進文化旅游建設
1.3.5 拉動內需,繁榮地方經濟
2 基礎理論與文獻綜述
2.1 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
2.1.1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內涵及特征
2.1.2 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現(xiàn)狀
2.2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fā)研究文獻綜述
2.2.1 國內研究概述
2.2.2 國外研究概述
2.2.3 基于旅游經濟學視角的文獻綜述
2.2.4 基于文化旅游視角的文獻綜述
2.3 本章小結
3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fā)的經濟學分析
3.1 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角的經濟學理論
3.1.1 供求關系理論
3.1.2 廠商理論
3.1.3 效用論
3.1.4 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理論
3.1.5 公共物品理論
3.2 上海弄堂文化保護與開發(fā)的經濟學分析
3.2.1 上海弄堂文化保護的經濟學分析——基于上海弄堂文化建筑本身的經濟價值性角度
3.2.2 上海弄堂文化保護的經濟學分析——基于城市土地資源的角度
3.2.3 上海弄堂文化保護的經濟學分析——基于宏觀經濟的角度
3.2.4 上海弄堂文化保護的經濟學分析——基于弄堂居民的角度
3.2.5 上海弄堂文化保護的經濟學分析——基于旅游消費者和旅游產品經營者的角度
3.2.6 上海弄堂文化保護的經濟學分析——基于公共產品的角度
3.2.7 上海弄堂文化保護的經濟學分析——基于旅游開發(fā)角度
3.3 本章小結
4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fā)的現(xiàn)狀分析
5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fā)的模式研究
6 上海弄堂文化保護與開發(fā)的案例分析
7 研究結論、政策建議與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