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自古為中華文學大省,時至民國,因天時、地利、入文諸原因,更加成就斐然。
《民國安徽文學史論》突破以往現(xiàn)代文學史在時間、內(nèi)容上的局限,重點關(guān)注新舊文學轉(zhuǎn)型期的安徽文學風貌,論述了皖籍南社成員文學成就、清末民初皖籍才媛文學風采、五四績溪作家群的形成、民國皖籍軍事將領(lǐng)的文學著述、民國皖人通俗文學、皖籍文學譯者群等問題,力求從一個個特定角度展示民國安徽文學風貌,提請讀者關(guān)注在以往各類文學史上無人予以系統(tǒng)闡述的文學現(xiàn)象。
《民國安徽文學史論》以史料為依據(jù),以地域文化為中心,抓住安徽人文歷史這一線索,追根溯源,探索究竟,志在對中國地域文學史的寫作有所補益。
傅瑛,女,1951年出生于天津市,1969年至皖南插隊落戶,1977年考入安徽大學中文系、1982年1月至淮北師范大學任教,1998年晉升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孫犁研究、中國現(xiàn)代散文研究、中國女性文學研究、安徽近現(xiàn)代文學研究。
緒論
第一章 南社皖星:皖籍南社成員文學成就概觀
第一節(jié) 以筆為旗的革命文學
第二節(jié) 存學救世的赤膽忠心
第三節(jié) 新舊時代文學轉(zhuǎn)型之前驅(qū)
第四節(jié) 通俗文學的創(chuàng)作與編輯
結(jié)語
附錄 皖籍南社成員名錄暨文學書目
第二章 武將文蹤:民國皖籍軍事將領(lǐng)文學著述談
第一節(jié) 投筆從戎、慷慨報國的皖籍書生
第二節(jié) 頭枕經(jīng)典、口吟詩文的戰(zhàn)場英豪
第三節(jié) 史家情懷、兼濟理想的文學彰顯
第四節(jié) 告別疆場、重拾筆墨的酸甜苦辣
結(jié)語
附錄 安徽辛亥起義將士文學書目(附小傳)
第三章 水孕山成:五四績溪作家群研究
第一節(jié) 徽山徽水績溪人
第二節(jié) 沖向中國思想文化高地
第三節(jié) 前進路途中的濃濃鄉(xiāng)情
第四節(jié) 立足傳統(tǒng)追尋未來的績溪牛精神
結(jié)語
附錄1 民國績溪文學書目
附錄2 來自大山深處的回應
第四章 閨閣琴簫:清末民初皖籍才媛風采略述
第一節(jié) 幼習詩禮的皖省女兒
第二節(jié) 日益鮮明的性別意識
第三節(jié) 經(jīng)國濟世的遠大志向
第四節(jié) 馳騁文壇的才情與局限
結(jié)語
附錄1 民國皖籍婦女文學書目(附小傳)
附錄2 呂碧城及其研究
附錄3 從吳浣素到呂碧城清代婦女文學創(chuàng)作母系傳承個案剖析
第五章 俗中大義:現(xiàn)代皖人通俗文學三題
第一節(jié) 唐在田:桑間陌上說古今
第二節(jié) 楊塵因:舊瓶新酒創(chuàng)佳績
第三節(jié) 項翱:熱語冷言抒情懷
附錄1 唐在田、楊塵因、項翱通俗小說書目
附錄2 民國皖籍文人對中國傳統(tǒng)戲曲文獻的整理之功
……
第六章 譯林群英:民國皖籍文學譯者群研究
附錄一 民國皖人詩話述略
附錄二 民國淮軍后裔文學書目暨至德周氏家族文學撰述提要
附錄三 民國桐城文學書目
附錄四 民國安徽地方(家族)文學總集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