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體藝術》脫胎于肯尼斯·克拉克爵士1953年在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舉辦的專題講座,數十年后,它進入了討論與解釋人類*深的欲望和心之所系的作品的殿堂。
克拉克以揭示藝術之美為主題,從男性、女性、力量、痛苦、狂喜等幾類主要的藝術題材入手,闡述了古風時期和中世紀以降西方裸體藝術的歷史,引領讀者洞悉裸體藝術中所蘊藏的真與美。古希臘、古羅馬、文藝復興時期的佛羅倫薩、巴黎、紐約……都是裸體藝術綻放光芒的土壤。波留克列特斯、菲狄亞斯、普拉克西特列斯、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丟勒、普桑、魯本斯、安格爾、雷諾阿、畢加索等藝術史上的大人物,也都留下了重要的裸體藝術作品。
肯尼斯·克拉克爵士(Sir Kenneth Clark,1903-1983)
20世紀最杰出的藝術史家之一。三十歲即出任英國國家美術館館長,二戰(zhàn)期間主持戰(zhàn)時藝術家計劃(War Artists Scheme)。二戰(zhàn)結束后,曾任牛津大學斯雷德教授(Slade Professor)。他所主持的大型紀錄片《文明》于1969年首播,不僅當時廣受歡迎,而且影響至今。
其著作包括《列奧納多· 達· 芬奇》(1939)、《藝術中的風景》(1949)、《裸體藝術》(1956)、《今日的羅斯金》(1964)、《倫勃朗與意大利的文藝復興》(1966)、《文明》(1969)、《觀看畫作》(1972)、《動物與人》(1977)等。
盛夏
獨立撰稿人、翻譯工作者。1995年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后在美國艾奧瓦州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學習,獲博士學位。曾經在美國埃姆斯國家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一度回到北京參與管理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公司。自2013年起,從事藝術領域翻譯工作,與《藝術新聞》《藝術界》等媒體以及豪瑟沃斯畫廊等知名藝術機構長期合作。譯有《藝術創(chuàng)世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