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期刊轉型,從本質上講是學術期刊管理體制機制的轉換,包括期刊管理體制的企業(yè)化轉型、期刊經營機制的市場化轉型、期刊出版方式的數字化轉型三大方面!秾W術期刊轉型導論》作者認為要根本解決學術期刊的體制機制轉換問題,提高學術期刊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提升學術期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需要借助期刊數字化對期刊行業(yè)帶來的全方位影響和變化,結合行政與市場的雙重力量,全面推進辦刊體制、出版主體、期刊組織等具體方面的轉型和創(chuàng)新。
余樹華(1956-),男,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編輯部副教授,兼任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廣東省綜合改革發(fā)展研究院副院長。曾任《干部論壇>雜志編輯部副主任、主任,黃石市馬列研究所副所長。以政治經濟學、編輯出版學、體制改革為主要研究領域。獨立與合作完成省級科研項目15項、地市級科研項目8項,主持策劃2項國家級重點科研課題圖書出版,策劃或主編3項省級重點圖書出版,參與并執(zhí)筆完成給廣東省委、省政府的建議書7份。在各級報刊上發(fā)表論文約60余篇,出版著作12本,獲得國家級、省級獎勵13項。特別是近年來集中在<出版工作》(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出版發(fā)行研究》、《中國出版》、《科技與出版》等核心期刊上發(fā)表的系列論文,融合了作者在編輯出版學和政治經濟學、體制改革方面研究的優(yōu)勢及成果,對學術期刊轉型的各個側面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對于出版編輯學研究者、報刊體制改革政策研究人員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緒論
第一章 辦刊體j轉型:期刊體制互動改革與創(chuàng)新
第一節(jié) 期刊體制轉型的綜合設計
一、單項推進轉企改制的弊端
二、期刊體制轉型的綜合設計理念
第二節(jié) 期刊體制的互動趨勢及其影響
一、基于業(yè)務融合的期刊體制轉型互動
二、期刊體制的互動改革與機制創(chuàng)新
第二章 期刊主體轉型:學術期刊數字出版主體化
第一節(jié) 學術期刊數字出版主體化的內涵
一、學術期刊數字出版主體化的概念
二、學術期刊數字出版主體化的具體表現
第二節(jié) 學術期刊數字出版主體化認識的分歧
一、“內容為王”:主張傳統學術期刊為主體
二、“渠道為王”:主張數字學術期刊為主體
三、內容與渠道的融合將成為發(fā)展的必然
第三節(jié) 學術期刊數字出版主體化形成的要件
一、期刊聚合能力和集成化出版是主體化的基礎條件
二、市場占有能力是形成主體化的核心競爭力
三、組織整合及內容與渠道融合是主體化的關鍵步驟
第四節(jié) 學術期刊數字出版主體化的對策
一、確立學術期刊數字出版主體化思維和導向
二、構建內容與渠道并舉的學術期刊數字出版體系
三、構建學術期刊數字出版市場開發(fā)體系和合作機制
四、推進傳統學術期刊與數字期刊的重組與業(yè)務整合
五、推進數字出版平臺和技術規(guī)范的整合和統一
第三章 期刊組織轉型:構建全國性學術期刊聯盟
第一節(jié) 學術期刊聯盟的概念和構建緣由
一、學術期刊聯盟的概念
二、構建學術期刊聯盟問題的由來
第二節(jié) 聯盟構建與期刊體制改革的互動
一、加入聯盟的三種方式
二、聯盟運作的共性特點
三、編輯部體制改革步驟的區(qū)別對待
第三節(jié) 聯盟的基本構架及運作機制
一、學術期刊聯盟的性質與內部構成
二、學術期刊聯盟的功能與業(yè)務結構
三、學術期刊聯盟的運作規(guī)范與制度機制
第四章 產權結構轉型:構建優(yōu)化明晰的期刊產權結構
第一節(jié) 學術期刊的產權制度
一、現代產權理論
二、轉企改制與學術期刊的產權現狀
第二節(jié) 社會資本參與是學術期刊產權轉型的關鍵
一、社會資本參與報刊出版經營活動的窘況
二、國家政策對社會資本投資學術期刊存在諸多限制
三、學術期刊產權制度建設不能沒有社會資本的參與
第三節(jié) 擴大政策空問是學術期刊產權轉型的核心策略
一、科學細分學術期刊類型,采取松弛有別的管理策略
二、進一步調整完善管控方式.擴大社會資本參與的比重
三、創(chuàng)新期刊橫向合作方式,提高期刊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
第五章 傳統編輯轉型:打造數字化創(chuàng)新型編輯
第六章 編排業(yè)務轉型:學術期刊編排集約化
第七章 期刊經營轉型:學術期刊的集約經營
第八章 高校學報轉型:構建數字化、集約化與特色化機制
第九章 出版載體轉型:學術期刊數字出版同臺化
第十章 出版方式轉型:構建生態(tài)型出版機制
第十一章 出版周期轉型:數字優(yōu)先出版與期刊制轉型\t
第十二章 編排規(guī)范轉型:構建數字化、國際化的編排規(guī)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