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在等人,人在等書。人在閱讀中,可以銜接晝與夜,與經(jīng)典和大師的對話,永不為時間阻隔。
 本書由韓浩月的隨筆結(jié)集而成。悼文,邁克爾·杰克遜、斯坦·李到金庸、二月河,告別帶走一個時代的大師;評書,從《局外人》《月亮和六便士》到《堂·吉訶德》,書寫作者本人隱秘的經(jīng)典閱讀心靈史;評影,從《少年派》《被解放的姜戈》到《讓子彈飛》,力圖展現(xiàn)世界電影表達(dá)的意志;記人,從村上春樹、萊昂納多到張藝謀,著重從個人視角考察人性與真實。
 韓浩月以流暢凝練的文筆,徐徐展開一幅生動豐富的光影畫卷,細(xì)膩地展現(xiàn)自身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帶領(lǐng)觀者與大師、經(jīng)典在紙上相遇,共赴一場不散的精神盛宴。
 
		 
	
                                ★經(jīng)典穿越時空,閱讀無分晝夜。大師和經(jīng)典,與我們在紙上相遇,從所有的天空照亮我們。
 ★不朽文學(xué)經(jīng)典與電影佳作的火花碰撞,再現(xiàn)文藝與思想的光亮與榮耀。
 ★作家、編劇韓浩月,帶領(lǐng)觀者與名著相遇,與大師平視,與人物談心,共赴一場不散的精神盛宴。
 
            
 
\ufeff第一輯    告別信/ 001
 奈保爾:為何狂暴而迷人/ 003
 邁克爾·杰克遜:用死亡換回做一個普通人的權(quán)利/ 006
 斯坦·李:不會消失的漫威宇宙與英雄主義/ 009
 貝托魯奇:他一生都在用電影寫詩/ 012
 阿巴斯:一生只拍好電影/ 015
 秀蘭·鄧波兒:是美國夢也是中國夢/ 017
 饒宗頤:最后一位大儒/ 020
 貝聿銘:杰出天才的成長奧秘/ 023
 魯迅:我想和你喝一杯/ 026
 老舍:一個心懷悲憫與良知的人/ 029
 金庸:“俠”之浪漫的遠(yuǎn)去/ 032
 柏楊:啟蒙者角色接近完美/ 036
 二月河:他更像一名隱者/ 038
 二月河、李敖、金庸:歷史迷局的破解者/ 041
 王小波:用有趣來對抗平庸/ 044
 從維熙:跨過那條冰冷的河/ 047
 余光中:余光中走了,“鄉(xiāng)愁”也沒了/ 051
 單田芳:收音機(jī)時代造就的明星/ 054
 梅葆玖:京劇大師的俗世情懷/ 058
 吳天明:為了電影不顧一切地玩命/ 062
 吳貽弓:電影接力傳出重要一棒/ 065
 楊憲益:一道文化橋梁斷了/ 068
  
 第二輯    心靈史/ 071
 《霍亂時期的愛情》:把榮譽(yù)給烏爾比諾,把愛情給阿里薩/ 073
 《局外人》:默爾索的困境無法得到救贖/ 076
 《美麗與毀滅》:菲茨杰拉德的絕望與悲傷/ 079
 《紅與黑》:于連屬于“沉默的大多數(shù)” / 082
 《約翰·克里斯托夫》:至死都不妥協(xié)/ 084
 《月亮和六便士》:走進(jìn)思特里克蘭德的心靈/ 087
 《荒原狼》:在靈魂廢墟上建造美麗的花園/ 089
 《包法利夫人》:福樓拜筆下最美的瘋女人/ 092
 《悲慘世界》:愛情始于誤解,死于了解/ 095
 《安娜·卡列尼娜》:老托爾斯泰的騷動之心/ 098
 《我的一生》:卡薩諾瓦是天使與魔鬼的結(jié)合體/ 100
 《堂·吉訶德》:扛起理想主義的大旗/ 103
 《情人》:杜拉斯的過度敏感/ 105
 《憤怒之船》:該死的糖飴布丁/ 108
  
 第三輯    光影夢/ 113
 《少年派》:少年李安的呼喊/ 115
 《天才捕手》:天才多少都有點兒魔鬼的面孔/ 117
 《了不起的蓋茨比》:愛的偉大與卑劣/ 120
 《被解放的姜戈》:解救姜戈的醫(yī)生為什么必須死/ 123
 《綠皮書》:用輕巧策略講述沉重故事/ 126
 《至愛梵高》:梵高的“失敗”更催人思索/ 129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zhàn)事》:李安讓美國人集體不適/ 132
 《云圖》:“我絕不會向暴力犯罪屈服” / 136
 《聚焦》:可怕的不是黑暗存在,而是光明的遲到與缺席/ 139
 《荒野獵人》:令人窒息的自然風(fēng)光片/ 142
 《地心引力》:外太空也承載不了人類的孤獨/ 144
 《天空之眼》:對抗命題激起觀眾道德自衛(wèi)/ 147
 《哭聲》:一半是莊重,一半是戲弄/ 150
 《此房是我造》:冒險味道難以拒絕/ 154
 《入侵腦細(xì)胞》:內(nèi)心風(fēng)暴/ 157
 《地久天長》:渺小而又莊嚴(yán)地活著/ 163
 《一九四二》:我們都是難民的后代/ 166
 《一代宗師》:王家衛(wèi)仍然擅長調(diào)情/ 169
 《讓子彈飛》:英雄的歸宿是成為群眾/ 172
 《一步之遙》:姜文的青春期太漫長/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