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史(套裝上下冊)》寫作前后歷時10載,寫成于1934年7月,經由王世杰、王云五、李四光、竺可楨、蔡元培、傅斯年、胡逋、馬寅初、馮友蘭、顧頡剛等眾多大學者組成的大學叢書委員會審定,收入《大學叢書》,于1936年4月由商務印書館初版。《中國教育史(套裝上下冊)》一出即好評如潮,雖值兵荒馬亂之際仍再三重版!吨袊逃罚ㄌ籽b上下冊)》主要內容包括:原始氏族社會時代的教育;封建時代的教育;半封建時代前期的教育;半封建時代中期的教育;半封建時代后期的教育等。
編前語
第一編 原始氏族社會時代的教育
第一期 自商代以上(前3500-前1123)
第一章 初民的生活與教育的起源
第二章 漢人臆造之上古教育制度
第二編 封建時代的教育
第一期 西周(前1122-前771)
第三章 西周社會的概觀
第四章 后人附會之西周教育制度
第一節(jié) 學制系統(tǒng)
第二節(jié) 學校之內容
第三節(jié) 女子教育
第四節(jié) 結論
第二期 東周(前770-前222)
第五章 東周之社會與思想
第六章 東周教育家及其學說
第一節(jié) 概論
第二節(jié) 老子
第三節(jié) 孔子
第四節(jié) 墨子
第五節(jié) 孔門弟子
第六節(jié) 孟子
第七節(jié) 莊子
第八節(jié) 荀子
第三編 半封建時代前期的教育
第一期 秦漢(前221-前219)
第七章 半封建社會形成之第一幕
第八章 儒家學術之獨占與教育
第九章 兩漢學風
第十章 兩漢教育制度及其實施
第一節(jié) 概論
第二節(jié) 太學
第三節(jié) 鴻都門學與宮邸學
第四節(jié) 郡國學校
……
第四編 半封建時代中期的教育
第五編 半封建時代后期的教育
第六編 初期資本主義時代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