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草(潮白新聞時評精選之四)》精選了田東江的民事類新聞時評。評論涉及百姓生活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問題,作家語言犀利,觀點獨到,站在百姓的立場上抨擊當下社會存在的種種漏弊,體現(xiàn)出新聞人的使命感和職業(yè)素養(yǎng)。
田東江,筆名潮白,河北三河人,生于20世紀60年代。1978年初中畢業(yè)讀技工學校,1980年起在黑龍江省富拉爾基重型機器廠當工人。1985年考入中山大學人類學系,獲碩士學位。1992年起在廣東省政協(xié)機關編輯《同舟共進》雜志,1997年調(diào)入《南方日報》,F(xiàn)為南方日報理論評論部主任,高級編輯。
著有《意外或偶然——報人讀史札記》(商務印書館,2006)、《講“文化”的時代——潮白新聞時評精選》(南方日報出版社,2008)、《歷史如此年輕——報人讀史札記二集》(商務印書館,2010)、《那點兒政事——潮白新聞時評精選之二》(南方日報出版社,2010)。2010年獲得廣東新聞“金槍獎”。
部分 把“待遇”變成責任
摒棄“數(shù)字經(jīng)濟”
工作報告“不必照讀”有感
歡迎更多的“案戰(zhàn)”
微服私訪中的角色分析
為百姓管好“錢袋子”
期待“打工仔”委員的作為
政協(xié)委員不該是待遇
“脫稿”與“限時”
濮存昕委員的責任意識
請追議政的“明星”
如果95%的科研論文都是學術垃圾
推崇周洪宇的人大代表觀
與其喊口號,不如出實招
戶籍改革是本,其余都是末
人大詢問會不妨有點“火藥味”
馮小剛委員這一炮放得好
名不副實的評選的確不如不要
鐘南山代表批得何等暢快
大學債務問題有一點本末倒置
人大代表這個建議提得好
網(wǎng)友其實也有雷人倡議
倪萍式的“花絮”還是少一點兒好
“講真話”有幾個層次
早該超越“暴露”痼疾階段了
敬一丹代表應該專注開會
凡事“公開”是一種趨勢
人大監(jiān)督應該定位為宏觀層面
把嚴人大代表的“入口”關
當人大代表就要像個代表的樣子
不要再糾纏幼兒園撥款問題了
孔子不是包治百病的江湖郎中
加裝GPS,謹防“賠了夫人又折兵”
民生建言也不可圖一時口快
小孩想做貪官需要引起誰的重視?
地方人大當發(fā)揮遏制“三公”消費的威力
代表候選人與選民不該遙遠
第二部分 事事糾之不勝糾
第三部分 教育不是“起造屋宇”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