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名臣鄒應龍 這是一本傳記,以故事的形式描寫了名臣鄒應龍,宋福建泰寧人,字景初。生于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卒于宋理宗淳佑四年(1244)。宋寧宗慶元二年(1196)丙辰科狀元。 鄒應龍少力學,性剛直,中狀元時,年僅二十四歲。歷官起居舍人,以直龍圖閣權(quán)知贛州,遷為江西提點刑獄。不久,遷中書舍人,兼太子右諭德。試用于戶部尚書時,曾奉詔出使金國,回國后,為太子詹事兼中書舍人。尋遷給事中兼太子詹事,權(quán)禮部侍郎兼侍講,又代理工部尚書并兼修國史。擢為刑部尚書后,以敷文閣學士身份提舉安慶府真原萬春宮。因臣僚議論,鄒應龍被罷官。 嘉定八年,鄒應龍以寶謨閣直學士出任安徽池州郡守。這年,池州正值受災,莊稼歉收,民生艱難。鄒應龍不忍心看著大批災民忍饑挨餓,可是州郡又無庫存糧餉的情況下,毅然決定裁減當?shù)伛v軍兵餉,賑濟災民。鄒應龍此舉引起駐地帶兵軍官的不滿,遭到圍攻與上告。嘉定九年,鄒應龍以煥章閣直學士調(diào)任廣西經(jīng)略使。這年冬,黎州及邕蠻發(fā)生叛亂。鄒應龍率軍成功地平定叛亂。他嚴懲首惡分子,脅從不問;并把此次軍功歸于將士,自己向朝廷自劾請罪。嘉定十三年,鄒應龍以敷文閣直學士調(diào)任湖南安撫兼知潭州。此舉贏得將士們的高度評價,也得到當?shù)孛癖姷木囱觯l(xiāng)村四處均立有鄒公廟,四季祭祀,至今南國數(shù)省尚有數(shù)百座鄒公廟。 嘉熙元年(1237),鄒應龍進為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進官資政殿學士,參知政事、資政殿學士、知慶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因年老,鄒應龍引退辭職,理宗手書"南谷"二字賜他。鄒應龍為官剛正,為朝野稱頌。淳佑四年(1244),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二歲,贈太子少保,謚文靖。今南谷重修煥然一新,更名為南禪宮,亦為泰寧縣道教協(xié)會會址,是*旅游風景區(qū)泰寧金湖的一處重要景點。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