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科洛·福埃:喀麥隆雅溫得第一大學教授,曾擔任非洲社會科學研究發(fā)展理事會副會長,出版《后現代主義與資本主義新精神》《哲學手冊:南南視角》等著作,為薩米爾·阿明著作撰寫序言《論帝國的全球視角》。
雷曉歡,法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國外馬克思主義和世界社會主義研究。馬鳳陽,哲學博士,天津師范大學講師,研究方向為馬克思與德國古典哲學、馬克思社會倫理思想。
總序 / 001
第一章 導言:命運共同體 / 001
第一節(jié) 重建全球化和非洲優(yōu)先事項 / 001
第二節(jié) 振興亞非文明之極 / 007
第二章 文明多樣性與發(fā)展模式可替代性:解放理性的根本要求 / 015
第一節(jié) 主權:事關文明的問題 / 015
第二節(jié) 重新審視文明和文化的定義 / 020
第三節(jié) 超越文化相對主義 / 027
第四節(jié) 當代非洲思想中的后理性的、后民族的、后愛國主義 的思潮 / 039
第三章 尋找新的歷史文化交匯點:重新審視亞洲或非洲的生產方式 / 058
第一節(jié) 歷史文化延續(xù)性的優(yōu)勢:中國奇跡與悠久的歷史 / 058
第二節(jié) 亞非世界與亞非生產方式 / 061
第四章 東方專制主義:西方與亞洲類型國家之間沖突的根源 / 083
第一節(jié) 社會模式的不相容性:重新審視 18 世紀和 19 世紀的歐洲哲學 / 083
第二節(jié) 如何在禮制政體和貿易之間作出抉擇 / 097
第三節(jié) 貿易即自由 / 103
第四節(jié) 全球化和新時代的亞非民族精神 / 112
第五章 歷史多元性和異質性發(fā)展軌跡 / 130
第一節(jié) 亞洲的生產方式:超越普遍歷史的進化論方法 / 130
第二節(jié) 中國的興起 /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