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詳細論述了知識產權的概念、發(fā)展歷史、知識產權的分類與特征、主體與對象、取得與歸屬、行使與限制、權利沖突及保護等方面的知識,同時對知識產權法與民法的關系,以及知識產權法的正義性、產業(yè)化、商標的創(chuàng)造性等經典熱點問題進行獨到的分析并提出了建設性的建議。
本書共分為十二章:第一章為知識產權基礎理論認同分歧;第二章為知識產權及相關范疇;第三章為知識產權的產生與發(fā)展;第四章為知識產權的主體;第五章為知識產權的對象;第六章為知識產權的屬性;第七章為知識產權制度的正義性;第八章為知識產權的取得、消滅及權利沖突;第九章為知識產權的權利限制;第十章為知識產權的運用;第十一章為知識產權的保護;第十二章為知識產權的商業(yè)化。本書歸納總結了知識產權基礎理論的不同觀點,并結合技術、文化、經濟和法律的理論分析乃至哲學探究,提出自己的判斷或者見解,希望能為讀者提供一些富有啟發(fā)性的思考方向。
楊雄文,1970年生,男,湖南平江人,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高級工程師,兼職律師。中國人民大學民商法學博士,湘潭大學訴訟法學碩士,東南大學工學學士,牛津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政協(xié)第十三屆廣東省委員會委員、社會與法制委員會委員;民建第十二屆中央經濟委員會委員,民建廣東省第十屆委員會委員。擔任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全國工程碩士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教育知識產權課程建設與教學協(xié)作專家組專家,人文社會科學專家,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資產評估促進工程特聘專家。
主持包括國家級、省部級重點項目以及國外政府項目在內的共計44項課題研究。出版專著3本、教材4本,在國內外專業(yè)刊物上發(fā)表法學論文53篇、理工科論文3篇。
2015年獲全國知識產權系統(tǒng)人才工作先進個人。2013、2016年兩次獲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教學優(yōu)秀獎。2013年獲華南理工大學本科教學優(yōu)秀二等獎。2008年獲國家知識產權戰(zhàn)略制定領導小組知識產權戰(zhàn)略制定工作中的重要貢獻表彰。2008年獲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創(chuàng)新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