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素玲教授在繼承清宮正骨流派學術思想的基礎上,通過四十余年的臨床經驗總結,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骨傷科疾病治療理論體系。本書全面總結了鄧素玲教授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分別從學術承啟、醫(yī)道明理、方藥技法、躬身臨證、啟發(fā)后學五個篇章進行論述,圖文并茂地闡述了其臨證思想與治療特色。
清宮正骨流派作為中醫(yī)骨傷界一個重要的流派,傳承有序,學術特色鮮明。其核心學術思想是一旦臨證,機觸于外,巧生于內,手隨心轉,法從手出。在進行體格檢查時強調以痛為腧、手摸心會,在手法運用上強調輕巧柔和外柔內剛,在治療上強調骨正筋柔筋骨并重。鄧素玲教授是清宮正骨流派第七代傳承人,她在繼承清宮正骨流派學術思想的基礎上,通過四十余年的臨床經驗總結,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骨傷科疾病治療理論體系。本書全面總結了鄧素玲教授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分別從學術承啟、醫(yī)道明理、方藥技法、躬身臨證、啟發(fā)后學五個篇章進行論述,圖文并茂地闡述了其臨證思想與治療特色,可供中醫(yī)骨科臨床從業(yè)者借鑒和參考。
杜旭召,河南省中醫(yī)院骨科主任,副主任醫(yī)師,擅長中藥、手法及針灸治療骨傷科疾病。參編著作有《王宏坤名老中醫(yī)經驗集萃》《平樂正骨診斷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