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百年新聞思想史》的出版,在我國新聞界,特別是在新聞學術界,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
陳獨秀創(chuàng)辦的《新青年》從1920年9月1日,第八卷第一號起作為中國共產黨上海發(fā)起組的機關刊物出版,和1922年9月13日黨的第一家機關報《向導》創(chuàng)刊開始,中國共產黨的新聞事業(yè),隨同黨一起走過了百年的風雨歷程。作為黨的輿論宣傳機關,它在宣傳黨的綱領主張,實現(xiàn)黨的政治理想,完成黨在各個歷史階段的使命和任務方面發(fā)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成為黨的不可缺少和無以替代的堅強陣地和有力武器。
黨的新聞事業(yè)在百年發(fā)展歷程中,培育了許多優(yōu)良傳統(tǒng),積累了許多工作經(jīng)驗,形成了自己的新聞思想。這些都是難得的精神財富,是中國新聞學學科理論體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
研究中國共產黨新聞事業(yè)百年發(fā)展歷史,總結其工作經(jīng)驗和教訓,探討其新聞觀點和新聞思想,是新聞史學工作者義不容辭的任務。在以往的新聞史學研究中,我們曾經(jīng)做過一些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對中國共產黨新聞思想進行全面系統(tǒng)研究,勾勒其產生和發(fā)展的整個歷史脈絡,概括其豐富的思想內涵,構建其科學的理論體系,這一重要的研究工作卻一直沒有全面開展。正因為此,作為國家新聞學重點研究基地的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將這一研究作為國家重大課題立項,并且組織新聞史和新聞理論研究領域的強勢力量聯(lián)合攻關,實在是一個很有遠見的事情。
應當說,這項研究難度很大。首先,研究內容所涉及的時間跨度長,有百年時間,因而在史料搜集和整理上有一定困難;其次,對研究人員的素質要求高,參加者須有較豐富的新聞史料積累和較雄厚的新聞理論基礎;第三,對研究成果的定位高,作為國家重大課題,應力求體現(xiàn)全、新、深的特點,即史料運用應當最齊全,觀點內容應當有新意,理論闡述應當有深度等。
令人欣喜的是,參與研究工作的團隊成員終于克服困難,圓滿地完成了任務,F(xiàn)在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這部著作,我認為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填補研究空白
此前,雖然我國研究新聞史的著作已有不少,但該書是國內第一本系統(tǒng)研究中國共產黨新聞思想史的專著,因而具有填補研究空白的意義。它將為我們全面認識和評價中國共產黨新聞思想在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發(fā)展史上和在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過程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提供可靠的史料和有力的理論依據(jù)。
二、體現(xiàn)史論結合
作為一本研究新聞思想史的著作,該書系統(tǒng)梳理了中國共產黨新聞思想形成和發(fā)展的歷史脈絡,全面論述了黨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新聞思想的基本內容,并對黨的新聞思想的知識框架和理論體系作了總體性概括和評述,很好地體現(xiàn)了預先所確定的史論結合,以論為主的原則。
三、實現(xiàn)推陳出新
與以往一些新聞史研究成果相比,該書在史料的開掘和運用,以及觀點的提煉和闡述上都實現(xiàn)了推陳出新。分擔各部分研究任務的同志,都盡可能地去尋找和挖掘新的史料,充實新的內容,提煉新的觀點,使得全書各章節(jié)都不乏創(chuàng)新之處。特別是一些新的資料的開掘和運用,使得相關的理論論述具有了更加扎實的基礎。而書中對改革開放40多年來黨的新聞實踐和新聞思想的總結和概括,更是一些全新的內容,大大豐富了研究成果。
四、堅持客觀求實
該書改變了以往對黨的新聞事業(yè)歷史和新聞思想研究,從正面闡釋傳統(tǒng)和經(jīng)驗多,而總結失誤和教訓少,有時甚至有意避諱和掩飾工作中的失誤和教訓的做法,注重從正反兩方面,全面總結黨的新聞工作的經(jīng)驗和教訓。特別注意對黨的新聞事業(yè)發(fā)展過程中一些關鍵時期的新聞事件、新聞人物、新聞媒體的真實情況,尤其是其中的失誤和教訓,按照中央的有關精神進行實事求是的描述、概括和評價。這種實事求是的研究態(tài)度和真實客觀的寫作風格很值得稱道。
五、顯示團隊優(yōu)勢
該書是團隊全體成員集體勞動智慧的結晶,充分顯示出合作研究、集體攻關的優(yōu)勢。研究成員中既有中國人民大學的老師,也有外單位的同志;既有搞新聞史學研究的,也有搞新聞理論研究的;既有新聞教學人員,也有新聞研究人員;既有在職在崗人員,也有退休離職人員,方方面面的人員匯聚在一起,靠集體的力量和智慧共同完成任務。可以說,這么重大的研究課題,對任何一個個人來說,要順利完成都是難以做到的。
我搞了一輩子新聞史研究,能夠在晚年看到這樣一部以總結中國共產黨新聞思想百年發(fā)展歷史為內容的新聞史學著作問世,深感欣慰。特別是看到一些中青年學者在新聞史學和新聞理論研究方面所表現(xiàn)出來的熱情與勤奮,和所展示出來的能力與水平,更是由衷地高興。
我衷心祝愿我們的國家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和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夢的道路上,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就!
祝愿我們的新聞事業(yè)在服務人民、服務國家和服務社會的實踐中能夠做出更好的成績! 祝愿我們的新聞教育和新聞學研究能夠獲得更大的發(fā)展! 我也期待有更多更好的新聞史學和新聞理論研究方面的著作面世!
(方漢奇,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新聞與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屆新聞傳播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獲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創(chuàng)立了中國新聞史學會,是中國新聞史學權威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