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疊球囊加壓(Foldable Capsular Buckle,FCB)手術,代替?zhèn)鹘y(tǒng)的硅凝膠或硅海綿作為外加壓手術的加壓物,與以往的外加壓手術相比,手術減少了損傷。201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988醫(yī)院(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3醫(yī)院)及廣州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國家重點實驗室對硅橡膠球囊局部加壓治療孔源性視網膜脫離進行了研究。球囊材料的不同以及球囊構造設計的改進,對臨床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治療有了新的進展;2020年 Zhang 等[3]首次報道了 5 例孔源性視網膜脫離病患者用FCB行鞏膜外加壓,術中進行鞏膜穿刺放液、冷凍及鞏膜層間縫線固定球囊引流管等。Li等[4]在隨后的報道中同樣在術中進行經鞏膜穿刺放液、縫合鞏膜穿刺口及縫合固定球囊引流管、冷凍、視網膜裂孔重新定位等操作步驟。海南省中醫(yī)院眼科中心董方田、孫文、孫旭陽醫(yī)生團隊于2023年開始采用FCB治療孔源性視網膜脫離,進行臨床探索性研究,術中采用5不或6不方法,即不球后麻醉、不做肌肉牽拉線、不做鞏膜切開或穿刺放視網膜下液、不做視網膜冷凍、不術中視網膜裂孔定位,使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手術變得簡單、手術時間短、創(chuàng)傷小,大部分患者手術不做球囊引流管縫線固定,使孔源性視網膜脫離的外路手術變成微創(chuàng)[5],受到廣大視網膜手術醫(yī)生的喜歡和應用。微創(chuàng)FCB治療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手術隨著臨床手術醫(yī)生開展的越來越多,手術經驗及手術技巧會進一步得到充實和提煉,有望替代傳統(tǒng)孔源性視網膜脫離外路手術。為了讓廣大視網膜手術醫(yī)生能盡快掌握球囊加壓手術的基本操作和手術技巧,將我們的臨床實踐初步經驗分享給大家,有不對之處,請指正。
董方田,前任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眼科主任,博士生導師,教授。多年來一直從事眼底病的診斷和治療工作,尤其專長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老年黃斑變性和視網膜移植的的臨床和基礎研究。董方田教授于1987-1988年在香港中文大學威爾斯親王醫(yī)院眼科學習玻璃體視網膜手術,并在我國較早開展玻璃體視網膜手術治療眼底病。1992年于美國哈佛大學Schepen視網膜研究所考察學習,1995-1996年于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眼科中心從事視網膜移植研究工作。承擔國家及北京市多項課題研究,曾獲國家、省部級及醫(yī)科院等科研醫(yī)療成果獎10余項。在國際國內雜志發(fā)表文章近八十篇,指導博士和碩士研究生20余名,參與眼底病學等多部著作編寫,中華眼底病學組委員、衛(wèi)生部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評委、《中華眼科雜志》編委、《中華眼底病雜志》編委、《中國實用眼科雜志》副主編、《眼科研究》編委、《世界眼科博覽》編委。
一、視網膜裂孔鐘點方位定位 二、視網膜赤道部為基準確定裂孔位置 第二節(jié) 折疊球囊手術適應證第三節(jié) 折疊球囊手術需要器械 第四節(jié) 折疊球囊手術方法第六章 球囊手術病例分享第一節(jié) 顳上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 第二節(jié) 顳下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 第三節(jié) 鼻上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 第四節(jié) 鋸齒緣離斷第五節(jié) 鼻下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 第六節(jié) 多發(fā)裂孔視網膜脫離 第七節(jié) 直肌下視網膜裂孔 第八節(jié) 赤道后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第九節(jié) 陳舊視網膜脫離 第十節(jié) 硅油取出術后視網膜脫離 第十一節(jié) 聯(lián)合玻璃體注氣 第十二節(jié) 球囊調整術 第十三節(jié) 激光后視網膜裂孔第十四節(jié) 折疊球囊放液或取出術 一、球囊放液二、球囊取出術第十五節(jié) 折疊球囊手術并發(fā)癥及處理一、復視、球囊暴露二、視網膜再脫離三、黃斑裂孔第七章 牽拉視網膜脫離 第一節(jié) 外路手術一、局部加壓二、鞏膜外環(huán)扎第二節(jié) 內路手術 一、PDR 二、PVR 三、黃斑裂孔視網膜脫離 四、巨大視網膜裂孔第三節(jié) 內、外路聯(lián)合手術第四節(jié) 視網膜松解術第五節(jié) 玻璃體注氣或氣體充填術一、 玻璃體注氣二、 玻璃體充填第八章 滲出性視網膜脫離手術治療 第一節(jié) 視網膜毛細血管瘤第二節(jié) VKH第三節(jié) 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手術后滲出視網膜脫離第四節(jié) BDUMP視網膜脫離第九章 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