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歷代帝王圖》的誕生 讀者對象:廣大讀者
波士頓美術(shù)館藏、傳閻立本繪《歷代帝王圖》是一幅傳世名畫,一般認為其分為前后兩段,前段包括漢昭帝、光武帝、魏文帝、吳主孫權(quán)、蜀主劉備、晉武帝,后段包括陳宣帝、陳文帝、陳廢帝、陳后主、周武帝、隋文帝、隋煬帝,后段為七世紀作品,前段則是根據(jù)后段圖像摹作,成于十一世紀之前的北宋年間。不同時期繪制的前后兩段在帝王形象上差異明顯,北宋摹制的前半段,除漢昭帝外其余帝王千篇一律地穿著冕服,唐人繪制的后半段,構(gòu)成主體的南北帝王則身著不同冠服——北方帝王穿著冕服,南方帝王穿著便服。畫家在繪制歷代帝王時為何會有這樣的冠服安排?本書將在辨析前人論述的基礎(chǔ)上,嘗試從歷史學視角切入,立足帝王像繪制傳統(tǒng)與帝王冠服觀念,揭示《歷代帝王圖》誕生的圖像密碼。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