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教育哲學領域的一本開創(chuàng)性作品,是英語世界中第一本專論“阿倫特與教育”這個主題的作品。作者對阿倫特的行動、思考、新生性等概念進行了深入討論,并基于這些討論來考察世界變局中的若干教育舉措。諸如合作學習、多元文化教育、判斷力教育、教育中的保守主義等,都在本書中得到了深入的討論。一些在教育領域長期未受質疑的觀念,諸如合作學習和多元文化教育等,在本書當中得到了更新的認識。
編者是教育哲學領域的知名學者,在以色列等地長期從事教育哲學的教學和研究。本書出版后,次年即獲得“美國教育研究協(xié)會(AERA)的評論家選擇獎”。本書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把概念討論與教育問題的批判分析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在實踐應用層面,本書對于世界變局中的傳統(tǒng)保存和對于未來世界的展望的討論,是教育哲學領域需要關注的兩大重要主題。這對關注兒童當下生活,放棄對傳統(tǒng)的尊重與保存的教育潮流是一個重要的反對意見。該書對于教育學原理和教育哲學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均可以成為一本有價值的參考書。
【美國】莫迪凱·戈登(Mordechai Gordon)
----------------------------
莫迪凱·戈登(Mordechai Gordon),1961年出生于以色利,1997年畢業(yè)于哥倫比亞大學,博士論文是對阿倫特與杜威的比較研究:Toward an integrative conception of authority in education: A comparison of Hannah Arendt’s and John Dewey’s views on authority。戈登現為美國昆尼皮亞克大學教育學院主任。
關于文集各章的作者,尤其值得強調的是第9章的作者伊麗莎白·揚-布呂爾(Elisabeth Young-Bruehl)和杰爾姆·科恩(Jerome Kohn)。他們分別是阿倫特的傳記作者、研究者(比如《愛這個世界》《阿倫特為什么重要》等)以及文集編輯者(比如《政治的應許》和Thinking without a Banister等)。這一章對如何閱讀阿倫特,以及在閱讀阿倫特時容易遇到的陷阱都有清晰和重要的表達。
丁道勇
----------------------------
丁道勇,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教育哲學。近幾年翻譯出版的書籍包括:《教育的語言》(2025)、《世界中心教育》(2024)、《歐洲新學!罚2023)、《學習的哲學》(2022)、《課堂生活》(2021)、《蒙臺梭利教育考察報告》(2021)、《課堂參與》(2019)等。個人著作包括:《正確教育》(2024)等。
導言
莫迪凱·戈登
新生性的悖論:面向遲來性的教學 娜塔莎·萊文森
新生性的悖論
“保護新意”的教學
身份的重要性:面向遲來性的教學
在“過去與未來之間的夾縫”中去教
阿倫特論權威:重新思考教育中的保守主義 莫迪凱·戈登
權威和政治性存在
重新思考教育中的保守主義
阿倫特和民主教育
判斷教育:一種阿倫特式的矛盾用法?斯特西·史密斯
阿倫特思想中的判斷
阿倫特思想中的教育
判斷教育
結論
反對烏托邦主義:阿倫特與民主教育的張力 阿龍·舒茨
公共空間:一種粗略的近似
公共空間的張力
融會貫通:以“公共成就”項目為例
結論
多元文化教育和阿倫特的保守主義:論記憶、歷史性傷害和我們的共同感 金伯利·柯蒂斯
阿倫特式的保守主義
多元文化教育:對于奇卡諾/奇卡納研究的反思
阿倫特是一個多元文化主義者嗎?安·萊恩
超越而非放棄身份政治
政治的優(yōu)先性
新政體
視角的多樣性
阿倫特論大學政治化及其他彼得·尤本
Ⅰ
Ⅱ
Ⅲ
Ⅳ
Ⅴ
思考的沒落:一種對于合作學習的阿倫特式批評 愛德華多·杜瓦蒂
合作學習的基礎
阿倫特對行動和思考的區(qū)分
加圖的格言
一種受阿倫特啟發(fā)的沉思的教學
向阿倫特學什么?怎么學?伊麗莎白·揚布呂爾 杰羅姆·科恩
譯名對照 丁道勇
譯者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