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與民事訴訟法的交錯(民法典與民事訴訟法協(xié)同實施研究三部曲)
定 價:99 元
當前圖書已被 2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任重
- 出版時間:2025/6/1
- ISBN:9787300342429
- 出 版 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D923.04
- 頁碼:
- 紙張:
- 版次:1
- 開本:異16
民法典與民事訴訟法的交錯是“切實實施民法典”的重要維度。本書以清華大學實體/程序交互的模塊化民事訴訟法教學體系為主要內容,旨在幫助學習者在接觸法學之初就扣好民法典與民事訴訟法協(xié)同實施的“第一?圩印薄1緯卜譃15講,具體涵蓋了民法典與民事訴訟法的關系,民法典視域下的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視域下的民法典,民法典的實施與民事訴訟目的之重塑,請求權基礎規(guī)范與訴訟標的規(guī)范的協(xié)同,訴訟標的與訴訟請求的關系重塑,實體/程序交互的證明責任,證明責任分配的程序導向反思,形成判決與虛假訴訟的規(guī)制,實體導向的必要共同訴訟,連帶責任的共同訴訟類型,必要共同訴訟程序導向的反思,實體導向的法官釋明論,民法典和公司法的訴訟分析以及實體/程序交互的股東代表訴訟。本書提出了實體/程序交互的民事訴訟“一、二、三、四”學習方法和寫作方法,是清華大學特色課程“民法典與民事訴訟法”的指定教材。
任重:清華大學法學院長聘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民事程序法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德國薩爾大學法學博士(國家公派),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民法典與民事訴訟法的協(xié)同實施研究”首席專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兼任最高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訴訟監(jiān)督案件專家委員、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訴訟法學、司法制度》編委會委員、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及會刊《民事程序法研究》執(zhí)行主編。在海內外出版、發(fā)表中/外文著作、譯作和學術論文、譯文80余部/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和其他省部級以上項目5項。獲第八屆、第十屆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第四屆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第十四屆中國法學青年論壇論文獎,第三屆方德法治研究獎,首屆法律出版社金獬豸獎,2018年度法律出版社十大好書(榜首),清華大學優(yōu)秀博士后和清華大學青年教師教學優(yōu)秀獎(青年教師教學最高獎)等獎項。
第一講 民法典與民事訴訟法的關系 1
第一節(jié) 位于交匯處的協(xié)同實施研究 2
第二節(jié) 分合之道: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協(xié)同實施研究 3
第三節(jié) 協(xié)同之困:兩法協(xié)同實施的四重困境 10
第四節(jié) 協(xié)同之法:可能的協(xié)同實施分析框架 17
第五節(jié) 親近實體法的民事訴訟法學研究 22
第二講 民法典視域下的民事訴訟法 24
第一節(jié) 法典化運動中的民事訴訟法 24
第二節(jié) 民事訴訟法的“試行化” 28
第三節(jié) 民事訴訟法的“正式化” 32
第四節(jié) 民事訴訟法“去試行化”的希爾伯特問題 39
第五節(jié) 以民法典為參照的民事訴訟基礎理論重塑 48
第三講 民事訴訟視域下的民法典 50
第一節(jié) 民法典中的訴訟規(guī)范 50
第二節(jié) 共同危險行為的規(guī)范模式 55
第三節(jié) 共同危險行為的訴訟構造 63
第四節(jié) 作為訴訟規(guī)范的共同危險行為 72
第五節(jié) 侵權責任編的訴訟審視 77
第四講 民法典的實施與民事訴訟目的之重塑 80
第一節(jié) 作為民事權利保障機制的民事訴訟法 80
第二節(jié) 權利保護說的證成 82
第三節(jié) 糾紛解決說的反思 93
第四節(jié) 權利保護說的回歸 96
第五講 請求權基礎規(guī)范與訴訟標的規(guī)范的協(xié)同 98
第一節(jié) 侵權責任請求權基礎規(guī)范的訴訟轉換難題 98
第二節(jié) 飼養(yǎng)動物損害責任的要件重疊 102
第三節(jié) 動物致害請求權基礎的關系重塑 104
第四節(jié) 飼養(yǎng)動物損害責任的證明責任評價分層 110
第五節(jié) 飼養(yǎng)動物損害責任的訴訟構造 115
第六節(jié) 侵權責任編訴訟標的規(guī)范體系的重塑 117
第六講 民事訴訟標的與訴訟請求的關系重塑 122
第一節(jié) 我國訴訟標的與訴訟請求的二元化 122
第二節(jié) 我國訴訟標的與訴訟請求的歷史變遷 126
第三節(jié) 訴訟標的與訴訟請求的關系模式 133
第四節(jié) 我國訴訟標的與訴訟請求一元模式的重塑 142
第五節(jié) 作為兩法協(xié)同之鑰的訴訟標的 (訴訟請求) 147
第七講 實體/程序交互的民事證明責任 149
第一節(jié) 證明責任的實體導向和程序導向 150
第二節(jié) 舉證責任的程序導向 154
第三節(jié) 證明責任概念的正當性重述 160
第四節(jié) 實體導向的證明責任分配方法 166
第五節(jié) 舉證責任與證明責任的關系重塑 172
第八講 證明責任分配的程序導向反思 177
第一節(jié) 證明責任論的“現(xiàn)代”挑戰(zhàn) 177
第二節(jié) 具體舉證責任的體系定位 180
第三節(jié) 證明責任分配的實質標準反思 185
第四節(jié) 羅森貝克證明責任論的現(xiàn)代修正 189
第五節(jié) 證明責任的程序導向緣何發(fā)生 194
第九講 形成判決與虛假訴訟的規(guī)制 196
第一節(jié) 《民法典》對民事判決效力的實體指引 197
第二節(jié) 公權力介入私法秩序之謙抑性 201
第三節(jié) 導致物權變動的法律文書 204
第四節(jié) 《民法典》第229條的程序檢視與訴訟應用 216
第五節(jié) 《民法典》第229條對第三人撤銷之訴的重塑 219
第十講 實體導向的必要共同訴訟 222
第一節(jié) 必要共同訴訟的程序導向 222
第二節(jié) 程序導向模式的成因及實踐反饋 223
第三節(jié) 我國必要共同訴訟的模式轉換 231
第四節(jié) 實體導向下必要共同訴訟的制度重塑 241
第五節(jié) 實體/程序交互的共同訴訟 249
第十一講 連帶責任的共同訴訟類型 250
第一節(jié) 民事訴訟基礎理論的邊緣化 251
第二節(jié) 實體/程序交互的民事訴訟理論分層 252
第三節(jié) 連帶責任共同訴訟的基礎理論檢視 263
第四節(jié) 連帶責任型普通共同訴訟的基礎理論證成 268
第五節(jié) 實體/程序交互的民事訴訟理論分析框架 273
第十二講 必要共同訴訟程序導向的反思 276
第一節(jié) 多數(shù)人侵權共同訴訟的程序導向 277
第二節(jié) “案件基本事實查明”之實踐標準探析 279
第三節(jié) “合一確定判決必要性”標準的再解讀 285
第四節(jié) 對訴訟標的標準的再認識 288
第五節(jié) 比較法對民事訴訟理論分析框架的挑戰(zhàn) 292
第十三講 實體導向的法官釋明論 294
第一節(jié) 《民法典》時代的釋明變更訴訟請求 295
第二節(jié) 釋明變更訴訟請求的標準化困境 298
第三節(jié) 關于法律關系性質與民事行為效力的釋明 301
第四節(jié) 關于解除、請求數(shù)額、變更與追加當事人及第三人的釋明 307
第五節(jié) 釋明變更訴訟請求的標準重塑 314
第六節(jié) 實體/程序交互的案例研究方法 320
第十四講 民法典、公司法的訴訟分析 323
第一節(jié) 實體法典的訴訟分析對象 324
第二節(jié) 實體法典的訴訟分析方法 326
第三節(jié) 新公司法中的程序要素 334
第四節(jié) 程序要素的類型整合 335
第五節(jié) 程序要素的階層化 336
第十五講 實體/程序交互的股東代表訴訟 339
第一節(jié) 實體/程序交互的公司法 339
第二節(jié) 《公司法》第189條的訴訟分析 341
第三節(jié) 股東代表訴訟的“實體事項/程序事項” 344
第四節(jié) 股東代表訴訟的訴訟形態(tài)及構造 348
第五節(jié) 股東代表訴訟的判決效力及其他 353
關鍵詞檢索列表 357
后 記 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