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華美學(xué)全史(第1-10卷) 讀者對象:廣大的美學(xué)、藝術(shù)學(xué)等理論工作者,高校師生 ![]()
本書分為十卷十四編,約400萬字,對中華美學(xué)自史前新石器時代至20世紀40年代末的漫長歷史進行了系統(tǒng)、完整的闡述。全書的特色主要有:一、突破學(xué)術(shù)界通行的中國美學(xué)史寫法,將漢族美學(xué)視野擴大為中華民族美學(xué)的視野,對其他美學(xué)史版本沒有寫或一筆帶過的內(nèi)容,如史前美學(xué)、秦朝美學(xué)、遼朝美學(xué)、金朝美學(xué)、西夏美學(xué)、元朝美學(xué)等,進行了比較系統(tǒng)的、有一定分量的探討。二、以境界論為核心統(tǒng)攝中華美學(xué)全史,以此審視中華古典美學(xué)的思想成就、民族特色、體系構(gòu)架和發(fā)展脈絡(luò),從而讓本書成為有靈魂、有骨架、有體系的美學(xué)史著作。三、打破文藝美學(xué)獨霸美學(xué)史的舊格局,納入政治美學(xué)、環(huán)境美學(xué)、科技美學(xué)、設(shè)計美學(xué)、生活美學(xué)等內(nèi)容,充分展現(xiàn)中華美學(xué)固有的豐富性和獨特性。四、自覺地灌注以今論古的當代意識,努力推動中華美學(xué)的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與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五、凸顯中華美學(xué)對于世界美學(xué)的獨特貢獻。中華美學(xué)并非博物館的文物,而是具有巨大生命活力的思想,不僅直接參與中國人當下的生活,而且也參與當代全球美學(xué)的建構(gòu)。
陳望衡,1944年生,武漢大學(xué)哲學(xué)學(xué)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大阪大學(xué)博士,德國特里爾大學(xué)、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xué)高級訪問學(xué)者。曾任國際應(yīng)用美學(xué)研究學(xué)會國際咨詢委員會副主席、國際現(xiàn)象學(xué)美學(xué)雜志編委、亞洲藝術(shù)學(xué)會副會長、中華美學(xué)學(xué)會常務(wù)理事等。自1992年起,享受國務(wù)院特殊津貼。在國內(nèi)出版著作《中國古典美學(xué)史》《環(huán)境美學(xué)》《文明前的“文明”》等40余部,主編《中國古代環(huán)境美學(xué)史》(七卷本);在海外出版著作《中國環(huán)境美學(xué)》(勞特利奇出版社2015年版)、《獰厲之美——中國青銅藝術(shù)》(亞太圖書出版公司2001年版)等多部。在《中國社會科學(xué)》《人民日報》《新華文摘》《文學(xué)評論》《美學(xué)》等報刊上發(fā)表論文數(shù)百篇。著作獲中國高等學(xué)校科學(xué)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xué))獎3項,其中《文明前的“文明”》為一等獎;省級獎項9項。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古代環(huán)境美學(xué)通史研究”(2013)和重點項目“中國審美意識通史研究(唐代)”(2012)、“生態(tài)文明美學(xué)研究”(2020)等。
序 陳望衡 1
第 一 卷
總 論 編
第一章 中華美學(xué)審美基因 4
第一節(jié) 天人合一 5
第二節(jié) 陰陽相合 15
第三節(jié) 禮樂和合 28
第四節(jié) 意象合一 36
第五節(jié) 中華魂魄 42
第二章 中華美學(xué)中的“美” 51
第一節(jié) 美的概念(上) 51
第二節(jié) 美的概念(下) 61
第三節(jié) 美在文明 66
第四節(jié) 美在自然 70
第五節(jié) 美在化工 74
第六節(jié) 美在境界 77
第三章 中華美學(xué)思想內(nèi)核 82
第一節(jié) 善美統(tǒng)一(上) 82
第二節(jié) 善美統(tǒng)一(下) 96
第三節(jié) 國家意識 109
第四節(jié) 家國情懷(上) 125
第五節(jié) 家國情懷(下) 141
第四章 中華美學(xué)主要傳統(tǒng) 152
第一節(jié) 樂天憂世 152
第二節(jié) 崇陽戀陰 157
第三節(jié) 尚貴羨仙 162
第四節(jié) 自然至美 167
第五節(jié) 中和為美 173
第六節(jié) 寓教于美 182
第七節(jié) 積極浪漫 186
第五章 中華藝術(shù)美學(xué)體系 203
第一節(jié) 以“意象”為基本范疇的審美本體論系統(tǒng) 203
第二節(jié) 以“味”為核心范疇的審美體驗論系統(tǒng) 206
第三節(jié) 以“妙”為主要范疇的審美品評論系統(tǒng) 212
第四節(jié) 真善美相統(tǒng)一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理論系統(tǒng) 217
第六章 中華環(huán)境美學(xué)體系 226
第一節(jié) 基礎(chǔ):農(nóng)業(yè)文明 227
第二節(jié) “環(huán)境”考辨 232
第三節(jié) 概念系統(tǒng) 238
第四節(jié) 理論體系(一):天人關(guān)系 245
第五節(jié) 理論體系(二):家國情懷 254
第六節(jié) 理論體系(三):準生態(tài)意識 260
第七章 中華工藝美學(xué)體系 265
第一節(jié) 發(fā)展歷程 266
第二節(jié) 體系(一):制器價值論 268
第三節(jié) 體系(二):制器方法論——法與巧 271
第四節(jié) 體系(三):制器哲學(xué) 275
第八章 中華美學(xué)學(xué)術(shù)視野 281
第一節(jié) 中華古代美學(xué)史體系的建構(gòu) 281
第二節(jié) 中國古代美學(xué)的當代轉(zhuǎn)化 295
第三節(jié) 中國古典美學(xué)對全球美學(xué)構(gòu)建的貢獻 313
附錄 美學(xué)中的身體境遇 323
第一節(jié) 身體價值上揚與審美重心下移 324
第二節(jié) 身體的欣賞與人類的自戀 329
第三節(jié) 審美體驗者與審美創(chuàng)造者的身體 335
第 二 卷
史 前 編
導(dǎo) 語 348
第一章 舊石器時代石器審美 352
第一節(jié) 舊石器時代早期 353
第二節(jié) 舊石器時代中期 358
第三節(jié) 舊石器時代晚期 364
第二章 新石器時代彩陶審美 372
第一節(jié) 仰韶文化 373
第二節(jié) 馬家窯文化 387
第三節(jié) 大汶口文化 401
第四節(jié) 龍山文化 413
第三章 新石器時代玉器審美 428
第一節(jié) 紅山文化 429
第二節(jié) 凌家灘文化 439
第三節(jié) 良渚文化 446
第四節(jié) 石家河文化 452
第四章 新石器時代的藝術(shù) 460
第一節(jié) 音 樂 460
第二節(jié) 舞 蹈 473
第三節(jié) 巖 畫 482
第四節(jié) 雕 塑 494
第五節(jié) 建 筑 505
第五章 前堯舜傳說的審美 514
第一節(jié) 開天辟地 515
第二節(jié) 筑屋火食 522
第三節(jié) 教民務(wù)農(nóng) 526
第四節(jié) 修文立禮 532
第六章 堯舜時代傳說的審美 543
第一節(jié) “中國”首稱 543
第二節(jié) 道德立國 548
第三節(jié) 制度治國 553
第四節(jié) 筑宮建都 559
第七章 人類童年的審美 565
第一節(jié) 本原性的需要 565
第二節(jié) 本原性的動力 571
第三節(jié) 本原性的思維 574
第四節(jié) 本原性的藝術(shù) 578
第五節(jié) 裝飾的萌芽 585
第六節(jié) 民族的童年 595
夏 商 編
導(dǎo) 語 610
第一章 夏朝的美學(xué)思想 612
第一節(jié) 大夏之光 612
第二節(jié) 治水哲學(xué) 620
第三節(jié) 中國首龍 629
第四節(jié) 民族融合的旗幟 638
第五節(jié) 宮殿——大一統(tǒng)的國家象征 645
第二章 商朝的美學(xué)思想 647
第一節(jié) 甲骨文美學(xué) 648
第二節(jié) 從神權(quán)到王權(quán) 660
第三節(jié) 從巫術(shù)到哲學(xué) 665
第四節(jié) 從異象到審美 669
第五節(jié) 從怪誕到平易 673
第三章 青銅器美學(xué) 682
第一節(jié) 鼎立中國 682
第二節(jié) 青銅饕餮 691
第三節(jié) 親和美麗 702
第四節(jié) 縱目之謎 710
第五節(jié) 中國商周青銅器與古希臘雕塑文化意蘊之比較 720
第 三 卷
周 朝 編
導(dǎo) 語 732
第一章 老子的美學(xué)思想 735
第一節(jié) 美的哲學(xué) 736
第二節(jié) 審美理想 744
第三節(jié) 審美心境 756
第四節(jié) 審美范疇 766
第二章 孔子的美學(xué)思想 772
第一節(jié) 仁學(xué)與美學(xué) 773
第二節(jié) 善與美 778
第三節(jié) 文質(zhì)彬彬 783
第四節(jié) 中和之美 786
第五節(jié) “游”和“樂” 792
第六節(jié) 興觀群怨 796
第七節(jié) 禮樂傳統(tǒng) 799
第三章 孟子的美學(xué)思想 806
第一節(jié) 美的本質(zhì)(一):“牛山之木嘗美矣” 807
第二節(jié) 美的本質(zhì)(二):“充實之謂美” 809
第三節(jié) 人格美:“浩然之氣” 812
第四節(jié) 共同美感:“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816
第五節(jié) 闡釋理論:“以意逆志” 819
第四章 莊子的美學(xué)思想 824
第一節(jié) 美論(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825
第二節(jié) 美論(二):厲與西施,道通為一 829
第三節(jié) 美論(三):“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 831
第四節(jié) 美感論(一):“逍遙游” 832
第五節(jié) 美感論(二):“心齋” 836
第六節(jié) 美感論(三):“坐忘” 839
第七節(jié) 美感論(四):“物化” 842
第八節(jié) 藝術(shù)論(一):“言”與“意” 846
第九節(jié) 藝術(shù)論(二):“道”與“技” 848
第十節(jié) 藝術(shù)論(三):功利與非功利 851
第五章 荀子的美學(xué)思想 856
第一節(jié) “無偽則性不能自美” 857
第二節(jié) “由禮則雅” 860
第三節(jié) “相形不如論心” 864
第四節(jié) “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 865
第五節(jié) “夫玉者,君子比德焉” 866
第六節(jié) “虛壹而靜” 868
第七節(jié) “樂合同,禮別異” 870
第八節(jié) “明于天人之分” 873
第六章 先秦其他諸家的美學(xué)思想 878
第一節(jié) 墨子的美學(xué)思想 878
第二節(jié) 韓非子的美學(xué)思想 887
第三節(jié) 陰陽五行家的“五行”說 891
第四節(jié) 《管子》四篇中的美學(xué)思想 900
第七章 《周易》的美學(xué)思想 908
第一節(jié) “陰”與“陽” 909
第二節(jié) “剛”與“柔” 914
第三節(jié) “大”與“美” 918
第四節(jié) “變”與“通” 920
第五節(jié) “神”與“幾” 924
第六節(jié) “中”與“和” 928
第七節(jié) “象”與“意” 933
第八節(jié) “文”與“化” 940
第八章 《尚書》的美學(xué)思想 946
第一節(jié) 數(shù)度文化 947
第二節(jié) 禮樂文化 950
第三節(jié) 山川文化 954
第四節(jié) 德政文化 959
第九章 《春秋》“三傳”的美學(xué)思想 965
第一節(jié) “春秋筆法” 966
第二節(jié) “大一統(tǒng)”論 970
第三節(jié) 家國情懷 974
第四節(jié) 以禮為本 981
第五節(jié) 以美成禮 984
第六節(jié) 禮樂彬彬 987
第七節(jié) 審美標準 990
第八節(jié) 自然審美 994
第十章 《儀禮》《周禮》《禮記》的美學(xué)思想 999
第一節(jié) 審美胸懷(一):天下 999
第二節(jié) 審美胸懷(二):生態(tài) 1003
第三節(jié) 審美理想:中和 1007
第四節(jié) 審美對象(一):禮儀 1012
第五節(jié) 審美對象(二):情理 1015
第六節(jié) 審美對象(三):禮樂 1018
第七節(jié) 審美對象(四):匠藝 1024
第八節(jié) 審美疆域:人生 1030
第十一章 《國語》的美學(xué)思想 1033
第一節(jié) “文”論 1033
第二節(jié) “章”論 1036
第三節(jié) “和”論(上) 1038
第四節(jié) “和”論(下) 1041
第五節(jié) “美”論 1043
第六節(jié) “貌”論 1048
第十二章 《逸周書》的美學(xué)思想 1053
第一節(jié) 熱愛生命 1054
第二節(jié) 崇尚樂生 1056
第三節(jié) 禮樂統(tǒng)一 1059
第四節(jié) 順性為美 1060
第五節(jié) 生態(tài)之美 1062
第六節(jié) 丑與美 1064
第十三章 《山海經(jīng)》的美學(xué)思想 1068
第一節(jié) 人類家園:神人與自然的共創(chuàng) 1069
第二節(jié) 華夏圣都:神圣壯美昆侖山 1072
第三節(jié) 巫風之野:最大女巫西王母 1076
第四節(jié) 仙境情結(jié):華夏族心中理想家園 1080
第十四章 《詩經(jīng)》的美學(xué)思想 1085
第一節(jié) 比興與意象 1085
第二節(jié) 史詩與詩史 1090
第三節(jié) 言志與抒情 1094
第四節(jié) 溫柔敦厚品格 1100
第十五章 “屈騷”的美學(xué)思想 1105
第一節(jié) 君子人格 1106
第二節(jié) 悲劇命運 1111
第三節(jié) 發(fā)憤抒情 1114
第四節(jié) 浪漫詩風 1121
第十六章 先秦匠學(xué)四大核心理念:利妙巧道 1130
第一節(jié) 以“利”為核心的儒家匠學(xué)體系 1130
第二節(jié) 以“妙”為核心的道家匠學(xué)體系 1133
第三節(jié) 以“巧”為核心的墨家匠學(xué)體系 1137
第四節(jié) 以“道”為最高范疇的中華匠學(xué)體系 1139
第 四 卷
秦 朝 編
導(dǎo) 語 1150
第一章 《呂氏春秋》的美學(xué)思想 1152
第一節(jié) 美感論:“味” 1153
第二節(jié) 美論:“數(shù)” 1156
第三節(jié) 樂論(一):“和” 1159
第四節(jié) 樂論(二):“適” 1163
第二章 秦始皇的美學(xué)貢獻 1168
第一節(jié) “書同文” 1169
第二節(jié) “行同倫” 1171
第三節(jié) 山川崇拜 1175
第四節(jié) 宮苑文化 1178
第三章 李斯的美學(xué)貢獻 1183
第一節(jié) 人才觀:“四時充美” 1184
第二節(jié) 審美觀:“娛心意說耳目” 1187
第三節(jié) 藝術(shù)觀:“適觀而已” 1189
第四節(jié) 書法觀:“道合自然” 1192
第四章 秦兵馬俑的美學(xué) 1197
第一節(jié) 軍功豐碑:統(tǒng)一中國,威武神圣 1198
第二節(jié) 超前絕藝:高度寫實,個性鮮明 1202
第三節(jié) 神技炫耀:技化為藝,利巧合一 1206
第四節(jié) 追求卓絕:銳兵利器,絕艷驚心 1209
漢 朝 編
導(dǎo) 語 1214
第一章 《淮南子》的美學(xué)思想 1217
第一節(jié) “一”論 1218
第二節(jié) 美論 1219
第三節(jié) 形、氣、神論 1225
第四節(jié) 天地大美與禮樂致美 1227
第五節(jié) 大一統(tǒng)的美學(xué) 1230
第二章 《黃帝內(nèi)經(jīng)》的美學(xué)思想 1233
第一節(jié) 陰陽說:生命之本 1234
第二節(jié) 感應(yīng)說:生命之成 1236
第三節(jié) “藏象”說:生命現(xiàn)象 1240
第四節(jié) “氣”說:生命運動 1243
第五節(jié) “神”說:生命靈魂 1247
第三章 《春秋繁露》的美學(xué)思想 1253
第一節(jié) 天人感應(yīng)與美學(xué) 1255
第二節(jié) 陰陽五行與天地之美 1260
第三節(jié) 禮樂美學(xué) 1263
第四節(jié) 經(jīng)學(xué)詮釋美學(xué) 1265
第四章 道教與中國美學(xué) 1270
第一節(jié) 本體的衍變 1271
第二節(jié) 主體的演繹 1273
第三節(jié) 環(huán)境的建構(gòu) 1276
第四節(jié) 生命的浪漫 1277
第五章 《太平經(jīng)》的美學(xué)思想 1280
第一節(jié) 社會審美理想:致治太平 1281
第二節(jié) 人生審美理想:與上帝同象 1284
第三節(jié) 審美思維:陰陽和合 1288
第四節(jié) 審美體驗:樂出太平 1292
第六章 禮樂美學(xué)新發(fā)展 1296
第一節(jié) 賈誼:失愛不仁,過愛不義 1296
第二節(jié) 劉向:食必常飽,然后求美 1305
第三節(jié) 揚雄:厲之以名,引之以美 1312
第四節(jié) 班固:四夷之樂,納于太廟 1323
第五節(jié) 應(yīng)劭:樂道重雅,五岳崇拜 1328
第七章 《詩經(jīng)》詮釋美學(xué) 1331
第一節(jié) 今文經(jīng)學(xué)說詩 1332
第二節(jié) 古文經(jīng)學(xué)說詩:《毛詩序》 1341
第三節(jié) 古文經(jīng)學(xué)說詩:《詩譜序》 1348
第八章 騷賦美學(xué)新發(fā)展 1353
第一節(jié) 司馬遷:“發(fā)憤著書”說 1354
第二節(jié) 王逸:“引類譬諭”說 1358
第三節(jié) 漢賦美學(xué) 1361
第四節(jié) 漢人論賦 1362
第五節(jié) 附錄:劉勰論屈騷 1368
第九章 藝術(shù)美學(xué)興起 1371
第一節(jié) 繪畫美學(xué)興起 1372
第二節(jié) 書法美學(xué)興起 1374
第三節(jié) 音樂美學(xué)興起 1388
第四節(jié) 園林美學(xué)興起 1394
第十章 漢畫像石的審美天地 1400
第一節(jié) 大漢威光 1401
第二節(jié) 漢人社會 1409
第三節(jié) 精神世界 1415
第四節(jié) 大美融會 1419
第十一章 王充的美學(xué)思想 1427
第一節(jié) 氣、形、神 1428
第二節(jié) 疾虛妄 1429
第三節(jié) 文與質(zhì) 1431
第四節(jié) 本性與善美 1433
第五節(jié) 批“五行”論 1436
第六節(jié) “異端”美學(xué) 1438
第十二章 張衡的美學(xué)思想(上):環(huán)境美學(xué) 1443
第一節(jié) 都市審美:據(jù)地應(yīng)天,合禮樂居 1444
第二節(jié) 宮殿審美:地上天宮,美輪美奐 1448
第三節(jié) 園林審美:觀賞游獵,人間仙境 1452
第四節(jié) 自然審美:出入儒道,超塵絕俗 1456
第五節(jié) 極般游之至樂,茍縱心于物外 1460
第十三章 張衡的美學(xué)思想(下):設(shè)計美學(xué) 1464
第一節(jié) 尚器:“藝”行佐國 1464
第二節(jié) 尚異:因藝而受任 1467
第三節(jié) 尚奇:以“孤技”自傲 1469
第四節(jié) 主真:創(chuàng)科技之智 1471
第五節(jié) 尚禮:“器以藏禮” 1475
第六節(jié) 用簡:遵節(jié)儉之風 1478
第 五 卷
魏晉南北朝編
導(dǎo) 語 1486
第一章 玄學(xué)與中國美學(xué) 1488
第一節(jié) 以無為本 1489
第二節(jié) 玄冥之境 1493
第三節(jié) 得意忘象 1497
第四節(jié) 越名教而任自然 1502
第五節(jié) 大美配天而華不作 1507
第六節(jié) 聲無哀樂論 1513
第二章 人物審美的覺醒 1520
第一節(jié) 人物之美 1521
第二節(jié) 人才標準 1527
第三節(jié) 人物品藻 1533
第三章 山水審美的覺醒 1541
第一節(jié) 山水美的發(fā)現(xiàn) 1541
第二節(jié) 山水詩的確立 1549
第三節(jié) 山水畫的確立 1556
第四章 繪畫審美的覺醒 1562
第一節(jié) 顧愷之:傳神寫照 1562
第二節(jié) 謝赫:氣韻生動 1571
第三節(jié) 宗炳:澄懷味像 1576
第四節(jié) 王微:明神降之 1579
第五章 書法審美的覺醒 1585
第一節(jié) 書法作為藝術(shù) 1585
第二節(jié) 草書之為審美 1591
第三節(jié) 審美品評開啟 1599
第六章 “蘭亭學(xué)”的建立與發(fā)展 1603
第一節(jié) 《蘭亭序》的誕生 1603
第二節(jié) “蘭亭學(xué)”的出現(xiàn) 1607
第三節(jié) “蘭亭學(xué)”中的書學(xué) 1610
第四節(jié) “蘭亭學(xué)”的延展 1613
第七章 文學(xué)審美的覺醒 1617
第一節(jié) 曹丕:《典論·論文》 1617
第二節(jié) 陸機:《文賦》 1622
第三節(jié) 鐘嶸:《詩品》 1627
第八章 劉勰的《文心雕龍》美學(xué) 1635
第一節(jié) 藝術(shù)本體:文論 1636
第二節(jié) 藝術(shù)特質(zhì):情采 1642
第三節(jié) 藝術(shù)理想:風骨 1645
第四節(jié) 藝術(shù)想象:神思 1650
第五節(jié) 藝術(shù)結(jié)構(gòu):隱秀 1656
第六節(jié) 藝術(shù)風格:才性 1659
第七節(jié) 小結(jié) 1663
第九章 工藝工程美學(xué) 1666
第一節(jié) 《越絕書》 1666
第二節(jié) 《西京雜記》 1669
第三節(jié) 《三輔黃圖》 1675
第四節(jié) 《洛陽伽藍記》 1682
第十章 陶淵明的美學(xué)思想 1690
第一節(jié) 獨立人格 1691
第二節(jié) 超越生死 1695
第三節(jié) 向往愛情 1701
第四節(jié) 自然凈土 1704
第五節(jié) 桃源理想 1708
第十一章 北朝的夷夏融合與中華美學(xué)的構(gòu)建 1712
第一節(jié) 夷夏一體探源 1712
第二節(jié) 華夏正統(tǒng)認定 1716
第三節(jié) 外來佛教漢化 1720
第四節(jié) 中華美學(xué)構(gòu)建(上):藝術(shù)本質(zhì) 1726
第五節(jié) 中華美學(xué)構(gòu)建(下):審美文化 1730
隋 朝 編
導(dǎo) 語 1738
第一章 禮樂美學(xué)的新發(fā)展 1740
第一節(jié) 禮美學(xué) 1741
第二節(jié) 樂美學(xué) 1745
第三節(jié) 娛樂之樂新發(fā)展 1749
第二章 詩歌音律美學(xué)的建立 1753
第一節(jié) 自然音律與人工音律 1753
第二節(jié) 音義關(guān)系與詩歌發(fā)展 1756
第三節(jié) 南朝:周颙、沈約創(chuàng)四聲論 1759
第四節(jié) 隋朝:劉善經(jīng)的《四聲指歸》 1762
第三章 文章美學(xué)的新發(fā)展 1771
第一節(jié) 李諤:論齊梁文風 1772
第二節(jié) 王通:論儒家詩教說 1776
第三節(jié) 劉善經(jīng):論作文之道 1783
第 六 卷
唐朝五代編
導(dǎo) 語 1794
第一章 唐朝審美精神(上) 1796
第一節(jié) 上承隋制,革新創(chuàng)造 1797
第二節(jié) 開放國策,美美與共 1804
第三節(jié) 詩領(lǐng)風騷,寓教于美 1810
第四節(jié) 百川匯海,蔚為大觀 1818
第五節(jié) 審美嬗變,“境”論生成 1825
第二章 唐朝美學(xué)精神(下) 1830
第一節(jié) 唐朝:中華民族的青春年代 1830
第二節(jié) 唐詩:青春美的典型代表 1834
第三節(jié) 兩大亮色:山水審美、戰(zhàn)爭審美 1837
第四節(jié) 最大突破:女性美的彰揚 1840
第三章 唐太宗李世民的美學(xué)思想 1844
第一節(jié) 節(jié)于中和,益于勸誡 1844
第二節(jié) 人和在政,樂和在調(diào) 1849
第三節(jié) 崇武尚文,英雄崇拜 1854
第四節(jié) 中華一體,世界一體 1858
第五節(jié) 個人修養(yǎng),國家政策 1862
第四章 唐代詩歌美學(xué)(上) 1865
第一節(jié) 青春之美:盛唐與唐詩 1866
第二節(jié) 陳子昂:“興寄”“風骨” 1869
第三節(jié) 孔穎達:“情志一也” 1874
第四節(jié) 李白:“天然去雕飾” 1876
第五節(jié) 杜甫:“轉(zhuǎn)益多師” 1883
第六節(jié) 白居易:美、刺、興、比 1889
第五章 唐代詩歌美學(xué)(下) 1896
第一節(jié) 意象說 1896
第二節(jié) 興象說 1901
第三節(jié) 意境說(一) 1906
第四節(jié) 意境說(二) 1911
第五節(jié) 意境說(三) 1917
第六節(jié) 詩品說 1926
第六章 《文鏡秘府論》的詩歌美學(xué)思想 1939
第一節(jié) 詩歌和聲律:和、順 1941
第二節(jié) 詩歌的生命:勢、體 1945
第三節(jié) 詩歌的本體:象、境 1948
第七章 中國美學(xué)的唐詩品格 1956
第一節(jié) 構(gòu)建“教美合一”的藝術(shù)宗旨論 1956
第二節(jié) 構(gòu)建“境象合一”的審美本體論 1962
第三節(jié) 構(gòu)建“哲美合一”的審美范式論 1965
第四節(jié) 構(gòu)建“詩性為本”的審美品位論 1973
第八章 唐朝“古文”美學(xué) 1979
第一節(jié) 古文運動前:魏徵、王昌齡、柳冕 1980
第二節(jié) 韓愈(上):“文所以為理” 1986
第三節(jié) 韓愈(下):“不平則鳴” 1992
第四節(jié) 柳宗元:“文以明道” 1996
第五節(jié) 韓柳之后(上):“文”“道”之爭 2001
第六節(jié) 韓柳之后(下):“氣”“意”之論 2006
第九章 唐朝樂舞美學(xué) 2011
第一節(jié) 樂非政治 2011
第二節(jié) 樂者樂也 2015
第三節(jié) 崇文尚武 2019
第四節(jié) 廣納胡樂 2027
第五節(jié) 《霓裳羽衣舞》 2031
第十章 唐朝繪畫美學(xué) 2036
第一節(jié) 品評等級 2036
第二節(jié) 審美創(chuàng)造(上) 2043
第三節(jié) 審美創(chuàng)造(下) 2045
第四節(jié) 審美風尚 2049
第十一章 唐朝書法美學(xué) 2056
第一節(jié) 李世民:“盡善盡美,其惟王逸少” 2056
第二節(jié) 虞世南:“字雖有質(zhì),跡本無為” 2059
第三節(jié) 孫過庭:“風騷之意”與“天地之心” 2062
第四節(jié) 張懷瓘:“無聲之音”與“無形之相” 2066
第十二章 禪宗美學(xué)(上) 2073
第一節(jié) 禪宗如何走向老莊 2074
第二節(jié) 禪宗如何走向?qū)徝? 2080
第三節(jié) 禪宗如何走向藝術(shù) 2087
第四節(jié) 禪悟如何走向藝術(shù)思維 2094
第十三章 禪宗美學(xué)(下) 2102
第一節(jié) 南岳系 2102
第二節(jié) 青原系 2109
第三節(jié) 溈仰宗風 2117
第四節(jié) 臨濟宗風 2123
第五節(jié) 曹洞宗風 2131
第十四章 佛教境界觀——圓境 2140
第一節(jié) 圓相之美 2141
第二節(jié) 圓融之美 2144
第三節(jié) 圓寂之美 2147
第十五章 華嚴宗美學(xué):《華嚴經(jīng)》 2154
第一節(jié) 譯經(jīng)過程 2154
第二節(jié) 佛境之美 2156
第三節(jié) 佛慧之美 2161
第四節(jié) 悟佛之路 2164
第十六章 華嚴宗美學(xué):《金師子章》 2170
第一節(jié) 法藏與《金師子章》 2170
第二節(jié) 明“緣起” 2172
第三節(jié) 辨“色空” 2173
第四節(jié) 論“圓成” 2175
第五節(jié) 析“十玄門” 2176
第六節(jié) 三教圓融 2180
第十七章 柳宗元的山水美學(xué)觀 2184
第一節(jié) 山水美本質(zhì):觀景造境 2184
第二節(jié) 山水美基礎(chǔ):美質(zhì) 2187
第三節(jié) 山水美生成:因人而彰 2191
第四節(jié) 山水審美心理 2194
第十八章 柳宗元的園林美學(xué)觀 2197
第一節(jié) 觀游與為政 2197
第二節(jié) 造園與立志 2201
第三節(jié) 工程與政治 2204
第四節(jié) 得其勝與得其人 2206
第十九章 唐都長安城市美學(xué)(上) 2210
第一節(jié) 總體意象:“象天法地” 2210
第二節(jié) 總體布局:《周易》的整體理念 2214
第三節(jié) 虛實結(jié)合:觀念與實證并行 2218
第二十章 唐都長安城市美學(xué)(下) 2223
第一節(jié) 游樂風氣與長安城市園林 2223
第二節(jié) 皇家苑囿的游幸與應(yīng)制詩 2225
第三節(jié) 公共園地的樂游與寄情 2227
第四節(jié) 貴族私園的休閑與宴集 2230
第五節(jié) 文人別業(yè)的樸居與靜思 2233
第二十一章 唐朝邊塞詩中的戰(zhàn)爭美學(xué) 2237
第一節(jié) 戰(zhàn)爭性質(zhì) 2237
第二節(jié) 人生價值 2242
第三節(jié) 戰(zhàn)爭審美 2247
第四節(jié) 戰(zhàn)爭情感 2252
第二十二章 唐朝西域美學(xué) 2258
第一節(jié) 西域佛教石窟藝術(shù) 2259
第二節(jié) 西域的音樂舞蹈藝術(shù) 2265
第三節(jié) 西域美學(xué)構(gòu)建 2271
第二十三章 五代荊浩的繪畫美學(xué)思想 2279
第一節(jié) 繪畫的主觀性:氣、韻 2280
第二節(jié) 繪畫的本體性:神、妙 2283
第三節(jié) 繪畫的形式美:筆、墨 2287
第 七 卷
宋遼金西夏編
導(dǎo) 語 2294
第一章 宋詞的審美理想 2297
第一節(jié) “聊佐清歡” 2298
第二節(jié) “吟詠情性” 2303
第三節(jié) “以詩為詞” 2307
第四節(jié) “別是一家” 2312
第五節(jié) “清空”“騷雅” 2318
第二章 宋詩的審美理想 2326
第一節(jié) 尚“韻” 2326
第二節(jié) 尚“平淡” 2333
第三節(jié) 尚“理趣” 2338
第四節(jié) 尚“禪味” 2345
第三章 宋詩的創(chuàng)作理論 2356
第一節(jié) “點鐵成金”論 2357
第二節(jié) “活法”論 2361
第三節(jié) “妙悟”論 2365
第四節(jié) “工夫在詩外”論 2372
第四章 歐陽修的美學(xué)思想 2377
第一節(jié) “富貴者之樂”與“山林者之樂” 2378
第二節(jié) “中充實則發(fā)為文者輝光” 2381
第三節(jié) “詩窮而后工” 2386
第四節(jié) “言不盡意之委曲而盡其理” 2390
第五節(jié) “披圖所賞,未必得秉筆之人本意” 2392
第五章 蘇軾的美學(xué)思想 2394
第一節(jié) 審美人生論:“寓意于物”與“留意于物” 2395
第二節(jié) 審美境界論:“絢爛之極歸于平淡” 2401
第三節(jié) 審美形象論:“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 2405
第四節(jié) 審美創(chuàng)作論:“其身與竹化,無窮出清新” 2413
第五節(jié) 審美情趣論:“詩中有畫”與“畫中有詩” 2419
第六章 宋朝繪畫美學(xué) 2425
第一節(jié) 郭熙:“三遠”法 2426
第二節(jié) 韓拙:“畫格”說 2432
第三節(jié) 董逌:“無相”說 2438
第四節(jié) 黃休復(fù):“逸格”說 2442
第七章 宋朝書法美學(xué) 2447
第一節(jié) 蘇軾:書如生命說 2447
第二節(jié) 黃庭堅:以禪喻書,援禪入書 2452
第三節(jié) 米芾:“得趣”說 2457
第四節(jié) 姜夔:“風神”說 2465
第八章 《營造法式》中的建筑美學(xué)思想 2475
第一節(jié) 建筑與功用 2477
第二節(jié) 建筑與禮制 2478
第三節(jié) 建筑與神祇 2481
第四節(jié) 建筑與法則 2485
第五節(jié) 建筑的體勢 2487
第六節(jié) 建筑的裝飾 2490
第九章 宋朝城市和園林美學(xué) 2494
第一節(jié) 《東京夢華錄》 2494
第二節(jié) 《洛陽名園記》 2504
第三節(jié) 《艮岳壽山》 2515
第十章 宋朝理學(xué)與心學(xué):人生境界 2519
第一節(jié) 周敦頤:予獨愛蓮 2520
第二節(jié) 邵雍:以物觀物 2527
第三節(jié) 張載:凡氣清則通 2533
第四節(jié) 程顥、程頤:溫潤含蓄氣象 2538
第十一章 宋朝理學(xué)與美學(xué):天人合一 2544
第一節(jié) “合一”論 2546
第二節(jié) “交感”論 2549
第三節(jié) “心性”論 2551
第四節(jié) “重生”論 2553
第五節(jié) “重樂”論 2554
第十二章 陸九淵“心學(xué)”的境界 2558
第一節(jié) 生平 2558
第二節(jié) 朱陸之爭 2560
第三節(jié) 鵝湖之會 2563
第四節(jié) 心靈的世界——價值世界 2566
第五節(jié) 心靈的品位——天地境界 2568
第六節(jié) 心靈的生發(fā)——復(fù)其本心 2570
第十三章 朱熹的“理”本體美學(xué)思想 2575
第一節(jié) 美學(xué)還是反美學(xué) 2575
第二節(jié) 人生美學(xué):天理與人欲的平衡 2584
第三節(jié) 天人之樂:自然美的理學(xué)化 2586
第四節(jié) 文從道出:文學(xué)藝術(shù)的理學(xué)化 2598
第五節(jié) 天理節(jié)文:禮樂制度的理學(xué)化 2623
第十四章 遼朝美學(xué)(上) 2635
第一節(jié) 遼工藝 2636
第二節(jié) 遼壁畫 2643
第三節(jié) 遼建筑 2648
第十五章 遼朝美學(xué)(下) 2654
第一節(jié) 漢化工程與遼文學(xué) 2654
第二節(jié) 人格美學(xué) 2660
第三節(jié) 文章之道 2664
第四節(jié) 《遼詩話》與詩美學(xué) 2668
第十六章 金朝詩文美學(xué) 2673
第一節(jié) 趙秉文:透具眼之禪 2674
第二節(jié) 王若虛(上):論文章 2681
第三節(jié) 王若虛(下):論詩人 2687
第十七章 元好問的美學(xué)思想 2695
第一節(jié) 論情感:“直教生死相許” 2696
第二節(jié) 論唐詩:“移奪造化為工” 2700
第三節(jié) 論宋詩:“不得不然之謂工” 2707
第四節(jié) 論詩詩:“誰是詩中疏鑿手” 2714
第十八章 西夏美學(xué)(上) 2723
第一節(jié) 發(fā)型:尚禿發(fā) 2724
第二節(jié) 服飾:尚白色 2728
第三節(jié) 文字:尚會意 2732
第四節(jié) 民俗:尚生態(tài) 2738
第十九章 西夏美學(xué)(下) 2742
第一節(jié) 工藝:美利統(tǒng)一 2743
第二節(jié) 音樂:胡風漢韻 2749
第三節(jié) 繪畫:百川匯海 2752
第 八 卷
元 朝 編
導(dǎo) 語 2764
第一章 《蒙古秘史》中的美學(xué)思想 2766
第一節(jié) 民族的起源 2766
第二節(jié) 英雄崇拜 2770
第三節(jié) 女性之光 2776
第四節(jié) 草原風情 2780
第二章 元朝禮樂美學(xué) 2785
第一節(jié) 中華正統(tǒng) 2785
第二節(jié) 朝儀:漢官威儀 2791
第三節(jié) 雅樂:大成之樂 2794
第四節(jié) 祭祀:稽古承舊 2797
第三章 元代戲曲美學(xué) 2801
第一節(jié) 價值觀念 2802
第二節(jié) 審美創(chuàng)造 2807
第三節(jié) 社會功能 2811
第四章 關(guān)漢卿戲曲的文化精神 2815
第一節(jié) 悲劇審美的崇高意識 2815
第二節(jié) 喜劇審美的詼諧意識 2819
第三節(jié) 平民處世的人權(quán)意識 2822
第四節(jié) 英雄大義的國權(quán)意識 2826
第五節(jié) 戲曲審美中的文化精神 2829
第五章 元朝詩文美學(xué) 2831
第一節(jié) 郝經(jīng):“內(nèi)游”說 2832
第二節(jié) 方回:“境存乎心”說 2835
第三節(jié) 戴表元:“不能言”說 2837
第四節(jié) 楊維楨:“人有各詩”說 2840
第六章 文人畫美學(xué) 2844
第一節(jié) 文人畫定位 2844
第二節(jié) 文人畫溯源 2849
第三節(jié) 文人畫之本 2854
第四節(jié) 文人畫的品格 2859
第五節(jié) 元朝文人畫代表性理論 2871
第七章 元朝書法美學(xué) 2877
第一節(jié) 趙孟頫:“天然俊秀” 2877
第二節(jié) 鄭杓:“字有九德” 2882
第三節(jié) 釋溥光:永字八法 2884
第四節(jié) 陳繹曾:生命書法 2887
第八章 趙孟頫的美學(xué)思想 2891
第一節(jié) 向往“自由” 2891
第二節(jié) 崇尚“古意” 2895
第三節(jié) 意在“天趣” 2899
第四節(jié) 妙在“心悟” 2903
第九章 丘處機道教美學(xué)思想 2909
第一節(jié) 人格:“有為無為一也” 2909
第二節(jié) 社會:“欲罷干戈致太平” 2914
第三節(jié) 政治:“天道好生” 2916
第四節(jié) 山水:“心開天籟不吹簫” 2919
第五節(jié) 境界:“團團皓月掛虛空” 2923
第十章 元朝藏傳佛教及其藝術(shù)東傳 2928
第一節(jié) 八思巴與忽必烈 2929
第二節(jié) 藏傳佛教東傳 2934
第三節(jié) 藏傳建筑藝術(shù)東傳 2939
第四節(jié) 藏傳佛教繪畫雕塑藝術(shù)東傳 2943
明 朝 編
導(dǎo) 語 2950
第一章 明朝心學(xué)與美學(xué) 2953
第一節(jié) 王陽明:心外無物 2954
第二節(jié) 王畿:頓悟心體 2959
第三節(jié) 王艮:自然之樂 2964
第四節(jié) 自然人性 2969
第二章 明朝復(fù)古運動美學(xué) 2974
第一節(jié) 情為詩本 2974
第二節(jié) 意象透瑩 2980
第三節(jié) 興象風神 2984
第三章 明朝浪漫主義美學(xué) 2991
第一節(jié) 徐渭:“真我”說 2992
第二節(jié) 李贄:“童心”說 2998
第三節(jié) 袁宏道:“性靈”說 3003
第四節(jié) 湯顯祖:“至情”說 3010
第四章 明代戲曲美學(xué) 3018
第一節(jié) 論“本色” 3018
第二節(jié) 論“傳奇” 3023
第三節(jié) 論悲劇 3027
第四節(jié) 論表演 3032
第五章 明朝繪畫書法美學(xué) 3040
第一節(jié) 南北二宗 3041
第二節(jié) 畫與詩書 3044
第三節(jié) 意趣為宗 3047
第四節(jié) 書法美學(xué) 3053
第六章 明朝小說美學(xué) 3062
第一節(jié) 審美特性論 3063
第二節(jié) 審美價值論 3069
第三節(jié) 審美創(chuàng)造論 3075
第七章 明朝生活美學(xué) 3082
第一節(jié) 雅:生活品位 3083
第二節(jié) 生活藝術(shù)化 3090
第三節(jié) 生活藝術(shù)的精粹(一):園林 3096
第四節(jié) 生活藝術(shù)的精粹(二):茶道 3101
第五節(jié) 生活藝術(shù)的精粹(三):旅游 3107
第八章 《園冶》的環(huán)境美學(xué)思想 3112
第一節(jié) 園為家居之所 3113
第二節(jié) 園以可人為上 3117
第三節(jié) 園重文人雅趣 3120
第四節(jié) 園崇自然生態(tài) 3124
第五節(jié) 園為立體圖畫 3126
第六節(jié) 仙為造園理想 3129
第九章 《帝京景物略》的環(huán)境美學(xué)思想 3131
第一節(jié) 都城選址(上):挈瓶天下、天人合發(fā) 3132
第二節(jié) 都城選址(下):山水攸結(jié)、眷顧維宅 3134
第三節(jié) 家園建設(shè):天巧人工、統(tǒng)一于宜 3136
第四節(jié) 景觀審美(上):生意盎然、“風日流美” 3137
第五節(jié) 景觀審美(下):“山意盡收”、人情盡達 3140
第六節(jié) 人文風尚:歷史民俗、生活氣息 3144
第七節(jié) 媲美《園冶》、雙璧同輝 3147
第十章 《溪山琴況》的音樂美學(xué)思想 3150
第一節(jié) 音樂的功能與境界:和 3151
第二節(jié) 音樂的品格與意蘊:清 3154
第三節(jié) 音樂的形象美:麗 3157
第四節(jié) 音樂的移情 3160
第十一章 《天工開物》的工匠美學(xué)思想 3162
第一節(jié) 人代天工 3163
第二節(jié) 善用天工 3167
第三節(jié) 利器開物 3170
第四節(jié) 人工成物 3174
第五節(jié) 工匠精神 3176
第十二章 徐霞客:中國古代旅游審美集大成者 3178
第一節(jié) 科考與審美 3178
第二節(jié) 觀奇與探險 3181
第三節(jié) 畫龍與點睛 3184
第四節(jié) 江山與勝跡 3188
第五節(jié) 精神與豐碑 3190
第十三章 “江南文化”的美學(xué)品格 3194
第一節(jié) “江南”作為文化概念 3195
第二節(jié) “江南”的美學(xué)品格 3197
第三節(jié) 江南藝術(shù)的美學(xué)定位 3201
第四節(jié) “江南”美學(xué)品格溯源 3204
第 九 卷
清 朝 編
導(dǎo) 語 3212
第一章 遺民情緒與清初美學(xué) 3214
第一節(jié) “厄運危時”與“至文生焉” 3215
第二節(jié) “詩之與史相為表里” 3223
第三節(jié) “義烈”與“三不朽” 3229
第二章 王夫之的美學(xué)思想 3234
第一節(jié) 美之根源論 3235
第二節(jié) 審美直覺論 3238
第三節(jié) 審美意象論 3244
第四節(jié) 情景妙合論 3249
第三章 葉燮的美學(xué)思想 3256
第一節(jié) “文運”與“世運” 3256
第二節(jié) 理、事、情、氣、道 3261
第三節(jié) 才、膽、識、力、胸襟 3266
第四節(jié) 意象與想象 3270
第四章 樸學(xué)與美學(xué)(上) 3277
第一節(jié) 顧炎武的“音韻”學(xué) 3278
第二節(jié) 王士禎的“神韻”說 3283
第三節(jié) 沈德潛的“格調(diào)”說 3291
第四節(jié) 翁方綱的“肌理”說 3297
第五節(jié) “實證”的美學(xué) 3304
第五章 樸學(xué)與美學(xué)(下) 3310
第一節(jié) 袁枚的“性靈”說 3311
第二節(jié) 章學(xué)誠的“文理”說 3318
第三節(jié) 龔自珍的“尊情”說 3325
第四節(jié) 桐城派的古文美學(xué) 3330
第六章 清朝小說美學(xué) 3345
第一節(jié) 典型人物的塑造 3345
第二節(jié) 敘事技巧的探索 3351
第七章 清詞美學(xué)思想 3357
第一節(jié) 朱彝尊:“醇雅”說 3358
第二節(jié) 周濟:“寄托”說 3364
第三節(jié) 陳廷焯:“沉郁”說 3369
第四節(jié) 況周頤:“詞境”說 3375
第八章 清代繪畫美學(xué) 3384
第一節(jié) “墨點無多淚點多” 3384
第二節(jié) “法于何立?立于一畫” 3391
第三節(jié) “眼中之竹”“胸中之竹”與“手中之筆” 3401
第四節(jié) “筆境兼奪為上” 3407
第九章 清代書法美學(xué) 3410
第一節(jié) 碑學(xué)與帖學(xué) 3410
第二節(jié) 書學(xué)與印學(xué) 3416
第三節(jié) 書學(xué)與學(xué)術(shù) 3419
第十章 清朝園林美學(xué)思想 3422
第一節(jié) 李漁的園林美學(xué)思想 3423
第二節(jié) 中國古典園林的美學(xué)精神 3428
第十一章 中國宮殿建筑美學(xué)的終結(jié) 3439
第一節(jié) 發(fā)展概況 3440
第二節(jié) 天人之際 3442
第三節(jié) “大壯”之美 3444
第四節(jié) 禮樂之制 3449
第十二章 李漁的戲曲美學(xué) 3454
第一節(jié) 戲曲的性質(zhì)與功能 3454
第二節(jié) 劇本創(chuàng)作 3459
第三節(jié) 戲曲表演 3464
第十三章 劉熙載的美學(xué)思想 3468
第一節(jié) “文之為物,必有對也” 3469
第二節(jié) “人飾不如天飾” 3474
第三節(jié) “以丑為美” 3479
第四節(jié) “學(xué)書通于學(xué)仙” 3481
第十四章 曾國藩的美學(xué)思想 3487
第一節(jié) 論圣哲 3488
第二節(jié) 論憂樂 3492
第三節(jié) 論文章(上) 3494
第四節(jié) 論文章(下) 3496
第五節(jié) 論文境 3500
第 十 卷
近 代 編
導(dǎo) 語 3508
第一章 走向世界 3510
第一節(jié) 魏源:睜眼看世界 3511
第二節(jié) 曾紀澤:西方的游樂與禮儀 3515
第三節(jié) 郭嵩燾:西方的科技與文博 3520
第四節(jié) 康有為:淘其粗惡與薦其英華 3526
第五節(jié) 梁啟超:商業(yè)繁榮與城市美丑 3532
第二章 康有為的美學(xué)思想 3538
第一節(jié) 人格美學(xué)思想 3539
第二節(jié) 宗教美學(xué)思想 3542
第三節(jié) 社會美學(xué)思想 3548
第四節(jié) 文藝美學(xué)思想 3554
第三章 梁啟超的美學(xué)思想 3563
第一節(jié) 審美與人生 3564
第二節(jié) 趣味與人生 3568
第三節(jié) 美與情感 3572
第四節(jié) 境與心 3576
第五節(jié) 藝術(shù)的美學(xué)品格 3580
第四章 蔡元培的美學(xué)思想 3586
第一節(jié) 美術(shù)觀 3587
第二節(jié) 美學(xué)觀 3591
第三節(jié) 美育觀 3596
第五章 毛澤東早期美學(xué)思想 3604
第一節(jié) 對美學(xué)學(xué)科的體認 3604
第二節(jié) 藝術(shù)審美的主張 3612
第三節(jié) 人格美學(xué)的創(chuàng)建 3619
第六章 王國維的美學(xué)思想 3625
第一節(jié) 美和審美的性質(zhì) 3626
第二節(jié) 美的類型及意義 3631
第三節(jié) 悲劇觀 3640
第四節(jié) 美育論 3645
第五節(jié) 境界說 3652
第七章 馬一浮的美學(xué)思想 3664
第一節(jié) “六藝之教,莫先于詩” 3665
第二節(jié) “心能描境,境不自生” 3667
第三節(jié) “《詩》教主仁” 3672
第八章 張競生的生命美學(xué)思想 3676
第一節(jié) 廣義的美和美學(xué) 3677
第二節(jié) 美的根基——生命力 3681
第三節(jié) 美的社會組織 3686
第九章 近代佛門三子的美學(xué)思想 3689
第一節(jié) 李叔同:以華嚴為境 3689
第二節(jié) 豐子愷:生命大愛 3699
第三節(jié) 八指頭陀:學(xué)佛未忘世 3709
第十章 魯迅的美學(xué)思想 3717
第一節(jié) 掊物質(zhì)而張靈明 3718
第二節(jié) 尊個性而張精神 3721
第三節(jié) 生命的路是進步的 3724
第四節(jié) 論悲劇與喜劇 3727
第五節(jié) 發(fā)揚真美,以娛人情 3730
第六節(jié) 美是為人而存在的 3733
第七節(jié) 真善美的統(tǒng)一 3736
第十一章 西方美學(xué)的傳入和美學(xué)學(xué)科的建立 3741
第一節(jié) 西方美學(xué)進入日本 3742
第二節(jié) 西方美學(xué)經(jīng)日本傳入中國 3745
第三節(jié) 中國美學(xué)學(xué)科的初步構(gòu)建 3750
第十二章 宗白華的美學(xué)思想 3756
第一節(jié) 關(guān)于“美”的本質(zhì)認識 3757
第二節(jié) 關(guān)于人生美的認識 3760
第三節(jié) 關(guān)于藝術(shù)美的認識 3763
第四節(jié) 關(guān)于藝術(shù)人生的認識 3769
第十三章 中國新美學(xué)的奠基人——朱光潛 3774
第一節(jié) 審美哲學(xué) 3775
第二節(jié) 中國詩學(xué) 3779
第三節(jié) 審美心理學(xué) 3784
第四節(jié) 文藝心理學(xué) 3789
第十四章 結(jié)語:中國近代思想蛻變與中華美學(xué)的重建 3796
第一節(jié) “物競天擇”:崇高審美凸顯 3797
第二節(jié) “科玄之爭”:科學(xué)引入美學(xué) 3803
第三節(jié) “物用之善”:器物審美煥新 3810
第四節(jié) “首在立人”:美育勃興奇觀 3816
第五節(jié) 思想解放:審美民權(quán)彰顯 3822
第六節(jié) “超學(xué)科化”:主體性的重建 3829
主要參考書目 3835
跋 3850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