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統(tǒng)疾病由于涉及造血和免疫系統(tǒng),可能會累及很多重要臟器系統(tǒng),另外血液病病人長期接受放化療,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其中非感染性和感染性疾病相互交織,往往會出現同并不同影,或同影不同病,由于臨床醫(yī)生對影像學的認識不足,經常導致患者誤診,引起患者病情加重。鑒于影像學對血液病的檢查及各系統(tǒng)診斷沒有系統(tǒng)性書籍的情況,我們團隊通過多年對血液病在多系統(tǒng)浸潤病例的收集、整理、匯總、分析,并通過與病理對照研究,揭示血液病影像學特征的病理演變過程和病理發(fā)展機制,旨在為臨床醫(yī)生與科研人員對血液病病及并發(fā)癥的診斷、防治及科研研究提供科學、嚴謹和寶貴的一手臨床資料。為人們認識及診斷這種疾病提供理論依據。
本書可以為臨床醫(yī)生與科研人員對血液病病及并發(fā)癥的診斷、防治及科研研究提供科學、嚴謹和寶貴的一手臨床資料,為人們認識及診斷血液病提供理論依據。
血液病是指原發(fā)或繼發(fā)累及血液或造血組織、淋巴系統(tǒng)及器官的一類疾病,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多發(fā)性骨髓瘤等以及干預前后所發(fā)生的相關疾病。近年來,血液病發(fā)病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據統(tǒng)計,2018年我國血液病總診療達38.49萬人次,且這一數據也呈現逐年上升趨勢。目前,我國有血液病患者400多萬人,僅白血病每年新增約4萬名患者;谘翰【珳试\療的臨床需求,以及影像學診斷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為臨床提供了70%的循證醫(yī)學證據,也是血液病精準診療不可替代的檢測工具。第一,影像學診斷技術在血液病相關疾病診斷的應用,更加精準地提高診療水平;第二,影像學診斷技術在血液病的早期診斷和預后評估提升臨床決策能力;第三,影像學診斷技術在血液病化療及骨髓移植等干預措施的療效評估和并發(fā)癥精準診斷,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影像學診斷為臨床提供了可視化的循證醫(yī)學證據。但我國臨床尚缺乏關于血液系統(tǒng)性疾病影像學診斷參考書、輔助臨床決策和制訂干預方案,因此,組織全國專家團隊依據血液病學的疾病譜和臨床熱點問題進行大綱設計,期待能夠輔助臨床決策和方案制訂。
《實用血液病影像學》共三篇十六章,前兩篇分別為醫(yī)學影像學技術概論和血液病概論;第三篇為血液病影像學各論,介紹了各類血液疾病的發(fā)病機制、病理變化、臨床表現、診斷與鑒別診斷標準等內容,在指導血液病影像學診斷方面具有較高參考價值。本書凝集了國內影像學、病理學、血液病學領域數十位專家的智慧和經驗,涵蓋面廣,內容有一定深度,既可作為臨床醫(yī)學及影像醫(yī)學專業(yè)學生的參考用書,也能在臨床醫(yī)生在血液病診斷與治療和隨訪過程中提供循證醫(yī)學依據,對從事血液病診療的相關人員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本書編寫過程中參閱了國內外權威參考文獻,在此對原作者表示感謝。雖所有參與專家均認真仔細、嚴謹規(guī)范,數易其稿,反復修訂、討論并多次審核,但由于專業(yè)認知水平有限,仍可能存在疏漏和不足之處,懇請讀者提出寶貴意見,以使本書逐漸趨于完善。
編者
2025年3月
李宏軍,法定傳染病醫(yī)學影像學專家,法定傳染病醫(yī)學影像學奠基者,醫(yī)學博士,主任醫(y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首都醫(yī)科大學,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海外歸國特殊引進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突出貢獻專家,北京市突出貢獻專家。北京市首批十百千衛(wèi)生人才。北京市首批 215 高層次衛(wèi)生人才學科(骨干)帶頭人。被北京市衛(wèi)計委授予科技
第一篇 醫(yī)學影像學技術概論
第一章?放射影像學檢查 3
第一節(jié) X線成像 3
第二節(jié) 計算機斷層成像 5
第三節(jié) 磁共振成像 10
第二章 超聲檢查 20
第一節(jié) 超聲成像檢查技術 20
第二節(jié) 超聲圖像特點分析 22
第三節(jié) 超聲檢查臨床應用 24
第三章 放射性核素顯像 27
第一節(jié) ECT 30
第二節(jié) PET-CT 33
第三節(jié) PET-MR 37
第二篇?血液病概論
第四章 血液病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45
第五章 血液病分類 47
第六章 血液病的遺傳學基礎 57
第七章 血液病與免疫 59
第八章 血液病與感染 61
第九章 血液病病因 63
第一節(jié) 人群易感性 63
第二節(jié) 流行地區(qū)與流行環(huán)境 64
第十章 血液病特征 65
第一節(jié) 血液病基礎特征 65
第二節(jié) 血細胞異常與骨髓異常 67
第三節(jié) 血液病分類及臨床體征 68
第四節(jié) 血液病實驗室診斷特征 69
第五節(jié) 血液病相關疾病 72
第六節(jié) 血液病影像學診斷特征 75
第七節(jié) 正常骨髓生理轉換與異常骨髓 77
第三篇?血液病影像學各論
第十一章 紅細胞系統(tǒng)疾病 85
第一節(jié) 再生障礙性貧血 85
第二節(jié) 巨幼細胞性貧血 88
第三節(jié) 缺鐵性貧血 93
第四節(jié) 慢性病貧血 99
第五節(jié) 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 103
第六節(jié)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106
第七節(jié) 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 109
第八節(jié) 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 115
第九節(jié) 血紅蛋白病 118
第十節(jié) 丙酮酸激酶缺乏癥 122
第十二章 白細胞系統(tǒng)疾病 131
第一節(jié) 白血病 131
第二節(jié)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 145
第三節(jié) 霍奇金淋巴瘤 149
第四節(jié) 非霍奇金淋巴瘤 156
第五節(jié) 多發(fā)性骨髓瘤 174
第六節(jié) 噬血細胞性淋巴組織細胞增多癥 181
第七節(jié) 骨髓增殖性腫瘤 185
第十三章 其他血液病 202
第一節(jié) 原發(fā)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 202
第二節(jié) 血友病 204
第三節(jié) 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212
第十四章 造血干細胞移植 217
第一節(jié) 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歷史與現狀 217
第二節(jié) 造血干細胞移植免疫學概述 219
第三節(jié) 造血干細胞移植預處理 225
第四節(jié) 移植物抗宿主病 231
第五節(jié) 造血干細胞移植后感染性疾病 248
第六節(jié) 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 263
第七節(jié) 造血干細胞移植后主要臟器并發(fā)癥 270
第八節(jié) 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后合并癥 301
第十五章 免疫療法 312
第一節(jié) 免疫治療的臨床應用 312
第二節(jié) 免疫治療相關并發(fā)癥 312
第十六章 臨床血液腫瘤診療常見經典案例解析 317
附 錄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