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作為一門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學問,自3000多年前由先哲們奠基,歷經(jīng)數(shù)千年而不斷綿延,成為中華民族的智慧之學,在世界思想史上獨樹一幟,彰顯出獨特魅力。
周海春,男,漢族,1970年生,內(nèi)蒙古扎蘭屯市人。于內(nèi)蒙古大學獲得哲學學士學位和法學碩士學位,于中國人民大學獲得中國哲學博士學位,武漢大學哲學博士后,F(xiàn)為湖北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大學校學術(shù)委員會委員,湖北大學國學研究所所長。
先秦編《詩經(jīng)》《尚書》《周易》《國語》《左傳》《論語》《易傳》《五行》《中庸》《大學》《孟子》《荀子》《道德經(jīng)》《莊子》《管子》《墨子》《公孫龍子》《韓非子》漢唐宋明清編司馬談:《論六家要旨》董仲舒:《春秋繁露》揚雄:《法言》王符:《潛夫論》劉安:《淮南子》王充:《論衡》王弼:《周易略例》裴:《崇有論》郭象:《莊子注》僧肇:《不真空論》慧能:《壇經(jīng)》韓愈:《原道》《原性》李翱:《復性書》周敦頤:《太極圖說》張載:《正蒙》程顥:《識仁篇》《定性書》程頤:《易傳序》《語錄》朱熹:《大學章句序》《朱子語類》陸九淵:《與曾宅之》《語錄》羅欽順:《困知記》《與王陽明書》王守仁:《大學問》《傳習錄》王艮:《心齋語錄》聶豹與王畿:《致知議辯》許孚遠與周汝登:九諦九解劉宗周:《學言》黃宗羲:《明夷待訪錄》顧炎武:《日知錄》王夫之:《周易外傳》顏元:《四存編》戴震:《孟子字義疏證》近現(xiàn)代編龔自珍:《壬癸之際胎觀第一》《壬癸之際胎觀第二》張之洞:《勸學篇》何啟、胡禮垣:《新政真詮》康有為:《大同書》嚴復:《論世變之亟》王國維:《釋理》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熊十力:《新唯識論》馮友蘭:《新理學》《新原道》《新原人》《新知言》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現(xiàn)象與物自身》《歷史哲學》后記